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的招商“金句”

发布时间:2023-10-13 15:07 标签: 招商引资

履历显示,赵一德,1965年2月出生,浙江温岭人,曾任温州市委副书记、温州市委政法委书记、温州市市长、衢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秘书长、杭州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在浙江工作长达35年。


2020年7月,出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并于次月当选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府“一把手”。2022年11月,任陕西省委书记。


本文收录了赵一德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论,以期为各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人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在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上下功夫

在短中生长、化短为长上作文章


要锚定发展第一要务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抓高质量项目的定力和耐力,坚持把符合发展阶段、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符合资源禀赋条件、符合各类底线要求作为项目准入的基本前提,把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利于聚链成群、有利于产品升级、有利于吸纳就业、有利于联农带农作为项目选择的基本标准,以项目的高质量引领发展的高质量。要拓宽谋项目的思路,在“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上下功夫,在“短中生长”“化短为长”上作文章,从优势资源到优势产业的横向转化、从短板弱项到相对优势的纵向跃升中加强高质量项目的谋划储备,推进实施更多对改善供给、拉动增长有乘数效应的项目,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有溢出效应的项目,对改善结构、促进转型有撬动效应的项目,持续夯实稳的根基、蓄积新的动能。要加大引项目的攻势,用好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在招商方式、力量组织、服务渠道、工作方法上善创新、敢变革、巧作为,推动优势要素资源向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功能区集聚、向引领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靠拢、向市场运作能力强的机构和团队倾斜,加强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创新生态平台和技术研发优势明显的高水平人才的定向招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要结合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提升管项目的效能,以平台数字化为牵引,加快建设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重点项目管理节点化、清单化、颗粒化,解决好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够对称、衔接不够顺畅、跟进不够及时等问题;以服务便利化为牵引,统筹推进信息交互、政策获取、诉求反映、要素配置、服务保障便利化,促进职能部门和业主单位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协作更高效;以审批集成化为牵引,积极推行高位调度、集成作战、扁平协调、一体办理的工作模式,完善重点项目包保机制,健全推动问题解决的长效化常态化办法;以要素集约化为牵引,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扎实开展“标准地+承诺制”试点,积极推广节地型、紧凑式高效开发模式,千方百计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要增强干项目的本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深入实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引导干部自觉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特别是把省情市情县情搞清楚,把政策法规制度把握准,善于总结经验、运用规律,做到既能够有效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又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帮办在一线落实,建立完善优化流程的工作清单、创新机制的改革清单、推动落实的责任清单,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坚持产业为重,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抓好一批新增产能、技术引领、具备规模的项目,深入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项目,扎实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链群的综合竞争力。要突出抓好项目管理,建好用好“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构建信息化、专业化、全流程项目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切实推动更多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加强风险管理,把安全意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牢牢守住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债务等安全底线。


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

抓好精准招商


要锚定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以更多硬实举措、硬核成果加快补齐开放不足短板,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要着眼构筑开放大格局,全面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省份等的合作,探索建立陕西参与世界市场体系、国际要素循环、全球产业分工的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形成协同周边、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全域开放格局。


要着眼提升开放大通道,协同推进陆上丝路、空中丝路建设,深入实施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三年攻坚行动,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促进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双向互动,聚力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要着眼做强开放大平台,进一步扩大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全球秦商大会等品牌会议会展活动影响力,提升自贸试验区、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试验示范平台牵引力,增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园区的承载力,促进平台间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发展协同,切实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要着眼培塑开放大产业,善于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抓好精准招商,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资,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持续用力培壮外向型企业,有效提升优势产业链群的根植性、竞争力和外向度。要着眼力拓开放大市场,深入挖掘新兴市场潜力,培育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外贸新增长点,大力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发展,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力促贸易量质并进。要着眼建设开放大枢纽,深入推进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突出抓好西安空港陆港枢纽功能提升,着力打造全球产业转移布局、资本人才汇集、要素流动汇聚的最佳承载地和最大“引力场”。要着眼优化开放大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着眼打造开放大窗口,全方位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深化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卫生健康等领域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优化国际友城发展总体布局,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作出更多陕西贡献。


要坚持全省开放“一盘棋”,以最优保障、最强干劲汇聚高效协作狠抓落实强大合力。要健全与开放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推进体系,常态化开展穿透式调度,实行重大事项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不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抓落实抓开放的能力,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上下联动、条块协同、系统发力。要完善与开放需求相契合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做好“梳理、推送、指导、落实”的全程服务,形成“制定、执行、评估、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政策有力有效、可感可及。要构建与开放安全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多措并举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积极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投资和产业风险,全面筑牢高水平开放的安全屏障。


县域招商,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陕西县域经济的地位不断凸显、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已经进入总量整体跨越和质量系统跃升并重的关键时期。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发展县域经济是支撑陕西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必须肩负的战略使命,是缩小“三大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紧握的战略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必须拓展的战略空间,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抢抓机遇、释放潜力,进一步增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要打造平台、做优载体,统筹建设城镇平台、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投融资平台,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产业进园区集聚、功能在园区集成、要素向园区集中,找准找实县域创新的定位、路径和抓手,加快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系统解决“人往哪里去”、“力往哪里聚”、“路往哪里走”、“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承载力。


要聚焦产业、扭住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依托“土特产”优存量扩增量放大特色优势,提升联农带农综合效益,畅通农村资源盘活渠道,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大胆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好把县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风险共担转化为利益共享、把沉睡资产转化为有效资本、把生产个体转化为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牵引力。


要完善配套、夯实基础,全面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商贸物流网络、公共服务网络、社会治理网络,突出“路”和“水”打好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攻坚战,建强商贸枢纽、加密线路节点、提升流通效率,千方百计强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力促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把发展的底座筑得更牢、环境创得更优,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支撑力。


要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主体赋能机制、发展竞合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坚持上下共担责、条块相结合,善于以深化改革的精神和办法解决改革发展中碰到的难题,强化考核引导、规划导控、统一大市场调节促进县域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多措并举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支持,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保障力。


各县(市、区)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要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第一要务和首要任务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结合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学在前、谋在前、干在前、冲在前,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在比学赶超中把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理得更清、责任扛得更牢、措施落得更实,齐心协力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扎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