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产业发展丨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5-11-21 15:30 标签: 招商引资

一、深刻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战略意义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选择。

这是夯实产业根基的必然要求。县域拥有广阔的腹地、丰富的要素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本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必须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维,聚焦“特色”做文章,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筑牢实体经济的县域根基。

这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路径特色产业往往根植于县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或传统技艺,其产业链的延伸能够有效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向县域集聚,为农民在家门口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增收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县域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培育一批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县域在更大范围内的产业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

二、准确把握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实践路径

“因地制宜”是方法论,是精髓所在。实践中需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精准识别,科学定位“特”之所在。深入调研,全面梳理县域内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等条件。是具备独特的农林产品、矿产资源,还是拥有深厚的工艺积淀、非遗文化?是毗邻大城市具备承接辐射的优势,还是地处要冲具备发展物流枢纽的潜力?必须找准真正属于本地的“闪光点”,明确产业主攻方向,避免盲目跟风。

系统规划,精心培育“产”之链条。特色产业并非孤立存在,需要系统的产业生态支撑。要围绕选定的特色产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延伸,向下游品牌营销、售后服务拓展,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业态有机结合,形成乘数效应

创新驱动,持续注入“兴”之动能。特色产业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创新。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注重品牌建设,讲好品牌故事,提升特色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数字化转型是当下的重要机遇,应推动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拓展线上营销渠道,创新商业模式。

优化环境,充分激发“活”之力源。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特色产业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信息网络等硬件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既要用好本土能工巧匠、乡土专家,也要吸引外部优秀人才落户。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在标准制定、行业自律、市场开拓中的作用。

三、切实发挥协会在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作为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及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的相关机构,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县域间的经验互鉴与协同发展;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为县域特色产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链接各方资源,推动产学研对接、银企合作;加强品牌推广,助力“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做成大产业。

总之,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久久为功。唯有深挖自身潜力,彰显地方特色,方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坚实的县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