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十五五规划释放的10大招商信号与重大机遇

发布时间:2025-11-12 11:31 标签: 招商引资

01信号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招商更注重规则与要素流动

【政策解读】

规划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统一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招标投标、信息披露等制度,整治“内卷式竞争”,强化反垄断执法。

【对招商的启示】

过去,一些地方在招商中依赖隐性补贴、土地低价甚至“特批”,但随着统一大市场推进,这些灰色手段空间将大幅收窄。未来,企业投资看重的是 产业配套、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而非单纯的政策优惠。

【案例与操作建议】

以长三角为例,苏浙沪三地已经在环太湖区域试点统一标准和执法,企业设立工厂或总部时,不必担心跨区域的认证和审批差异。

地方招商部门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级统一制度,减少“地方口径”和“土政策”,营造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

02信号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工程带来招商窗口期

【政策解读】

“十五五”提出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对招商的启示】

重大项目往往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对地方来说,能否承接国家战略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案例与操作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海、横琴,正是依托国家重大政策工程形成了投资洼地。

地方应积极争取在新能源、交通枢纽、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等领域获得国家项目落地,同时用“产业基金+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形成“项目+资本+产业”的招商组合拳。

03信号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招商主战场

【政策解读】

规划点名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量子科技、脑机接口、氢能等未来产业。

【对招商的启示】

传统产业招商已接近饱和,新的竞争赛道在新兴产业。地方要避免在纺织、钢铁等低端制造“内卷”,而是通过差异化招商,抢占未来增长点。

【案例与操作建议】

无锡高新区近年来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引入无人机制造和应用企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

地方招商可提前锁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产业试点应用场景,如无人机在农业、物流、安防的应用,从而以“小切口”吸引“大企业”。

04信号四:高水平对外开放,招商走向“双向引进+走出去”

【政策解读】

规划提出扩大服务业开放、缩减外资负面清单、支持外资再投资,同时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对招商的启示】

地方招商不仅是“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跨国公司投资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希望利用地方作为“跳板”进入东南亚、“一带一路”市场。

【案例与操作建议】

江苏南通借助“一带一路”港口优势,不仅吸引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落地,还推动本地船舶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

地方招商部门要设计“双向投资方案”:一方面吸引外资企业落地,另一方面帮助本地企业国际化,形成“招商+产业外拓”的闭环。

05信号五:科技自立自强,招商要瞄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政策解读】

“十五五”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

【对招商的启示】

招商不再是单纯“招企业”,而是要 招科研平台、招人才、招资本,打造完整创新生态。

【案例与操作建议】

合肥模式:政府主导组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实验室+产业园区+基金”的招商组合。

地方可通过提供科研场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区域创新中心。

06信号六: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成为招商新动能

【政策解读】

规划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对招商的启示】

AI不再只是技术,而是招商的切入口。地方可以通过“AI+产业”故事,吸引头部科技公司落地。

【案例与操作建议】

广州黄埔区率先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引进商汤、旷视等AI企业,同时推动AI在医疗、交通、政务的应用。

地方招商部门可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重点发展“AI+制造”“AI+农业”“AI+文旅”等方向,形成差异化竞争。

07信号七: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跨区域招商机会

【政策解读】

规划继续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同时推动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

【对招商的启示】

跨区域产业链协作成为趋势,招商不能只看“县域”,而要主动融入“大区域战略”。

【案例与操作建议】

长三角区域已经形成汽车产业跨城协作格局,零部件企业往往在江苏落地,整车在上海组装。

地方招商干部要跳出“小县思维”,积极与邻近城市共建招商联盟,共享产业链项目资源。

08信号八:绿色低碳转型,催生全新招商产业链

【政策解读】

“十五五”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对招商的启示】

绿色转型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招商新赛道。新能源、储能、绿色建材、循环经济等都将成为企业投资重点。

【案例与操作建议】

宁夏银川以光伏为抓手,吸引上下游企业投资,形成“光伏+储能+应用场景”全链条。

地方可打造“零碳园区”,吸引新能源车、储能电池企业落地,同时推动本地传统企业绿色化改造,形成招商新故事。

09信号九:扩大内需,消费新场景带来服务业招商空间

【政策解读】

规划强调提振消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对招商的启示】

未来招商不能只盯制造业,服务业、消费业同样是招商蓝海。文旅融合、健康消费、国际教育、养老产业,都是地方可以抓住的新机会。

【案例与操作建议】

海南通过自贸港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免税消费品牌,形成独特的招商优势。

地方招商部门可以重点引入头部餐饮、商贸、文旅集团,把消费升级作为新的增长极。

10信号十:制度型开放与营商环境优化,招商比拼“软实力”

【政策解读】

规划明确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对招商的启示】

投资者最看重的不是“补贴多少”,而是“规则是否稳定、办事是否高效”。地方营商环境将成为招商成败的关键。

【案例与操作建议】

深圳推出“秒批”模式,部分企业注册审批时间从30天缩短至1天,吸引大量投资项目。

地方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的“第一竞争力”,通过数字政务、信用体系建设、政策兑现力,真正打动企业。

11结语:从“项目招商”到“战略招商”

综观“十五五”规划,国家层面的战略导向正逐步转化为地方招商的行动方向。

统一大市场建设让招商更公平规范;扩大有效投资让招商更有抓手;新兴产业布局让招商更具前瞻性;绿色转型和数字赋能让招商更有故事;对外开放与区域联动让招商更国际化。

未来五年,将是地方政府招商从“拼资源”转向“拼战略”的关键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