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01林红玉:真正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市项目建设从整体来看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当前已进入年终冲刺阶段,各级各部门都要全面对标找差距、思想认识再提升,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转换发展动能的强大引擎、检验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真正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推动项目招引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林红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推行“标准地”模式、“亩均效益”评价,将有限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到高端产业和活力企业上来。要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紧紧抓住当前转型窗口期,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特别要把先进制造业、港航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的大项目、好项目抓起来、干起来,以高质量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
林红玉强调,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各县市区都要按照年初确定的争先进位目标,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找准本地区最大的优势,选择真正适合本地的产业赛道,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各级各部门、各县市区要把产业发展特别是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作为头等大事、主攻方向,把“231”产业集群作为核心抓手,坚持力量向制造业集中、政策向制造业集聚、要素向制造业集合,大力实施“五大工程”,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和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在全市上下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热潮。
林红玉要求,要广泛凝聚招商引资合力,持续掀起大抓招商热潮。坚持领导带头抓招商,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组建招商企业名录,加快形成“产业专班谋篇布局,招商专班招大引强”的良好格局。各县市区要完善强链补链延链招商攻坚清单,实现精准招引,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优做强。要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坚持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市属国有企业要发挥好带头和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客户和关联企业来济宁投资兴业。要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凝聚全员抓招商的合力,形成全员抓招商、人人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林红玉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主观能动性,全力打造最优产业生态。要强化科技支撑,聚焦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现实需要,引进一批“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大力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科研经费“包干制”、项目申报“常态制”,在完善创新制度、集聚创新人才、创建创新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要加快推进以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助力产业扩能升级。尤其是要加大攀登企业要素保障力度,优先解决攀登企业技改项目需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企业至上”理念,紧盯企业面临的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制约,一企一策、对症施治,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难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林红玉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统筹观念,走好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济宁都市区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机遇,将都市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快推进快速交通一体化,打造内畅外连、快速高效的都市区立体交通体系。要以更大力度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大环保、交通等设施投入力度,持续强化县城的吸引力、集聚力。要以更大力度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基础设施好、服务功能好、产镇融合好、文化传承好、形态风貌好、组织管理好”为标准,集中精力和财力打造小城镇,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林红玉要求,要切实扛起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担当,坚决守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耕地保护等各种底线,深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保障好群众温暖过冬。要持续用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把“严、真、细、实、快”作风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慢跑就是后退”的警醒,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本着一切工作往前赶的要求,快节奏、高效率推进工作,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面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02林红玉:狠抓上项目、扩投资,紧盯国家政策动向!
这次现场观摩亮点纷呈、特色突出,具有规模体量大、落地速度快、产业集聚度高、招引业态新等特点。通过观摩,我们看到了信心、比出了干劲,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把下半年各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出成效。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只是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主动担当、勇于攻坚,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双超半”的目标任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下大气力解决。林红玉要求,做好下半年工作,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总的要求是:锚定一个目标、抢抓三大机遇、狠抓各项重点工作。要坚决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保五争三奔第一”不动摇,确保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快于上半年,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确保在落实各项重大战略中争主动、当排头。要抢抓促消费、促投资等宏观政策调整窗口机遇,深入研究、跟踪对接,真正让利好政策带来最好效果。要抢抓九大优势转化放大机遇,鼓足一往无前的精气神,把“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好风气好势头保持发展下去,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要狠抓经济运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扛牢稳经济政治责任,科学研判经济走势,加强调度分析,找差距、强措施、补欠账,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要狠抓招商引资,紧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先大企业,更高频次开展“百企拜访”行动,重点突破产业链招商、突破招引资金到位、突破重大活动招商,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户我市。要狠抓上项目、扩投资,紧盯国家政策动向,研究我市投资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数字经济,交通、水利和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新能源转型,拿出差异化措施,更大力度推动有效投资,持续做强服务保障。要狠抓产业发展,贯彻落实省委稳定农业、巩固工业、补短提升服务业的要求,全力抓好秋粮生产,大抓先进制造业,强力突破港航物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促消费。要狠抓民营经济发展,抓住用好中央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壮大我市民营企业,加快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要狠抓民生保障,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重点抓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一老一小”、扩就业等重点工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狠抓“一排底线”,特别要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生态环保底线、信访稳定底线、防汛底线、耕地保护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要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实绩用干部,发挥好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加大关心关爱干部力度,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创造新的业绩,齐心协力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