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浙江书记王浩县委书记座谈会:四季度冲锋冲刺狠抓重大项目!

发布时间:2025-11-03 09:18 标签: 招商引资

01浙江书记王浩:四季度是冲锋冲刺、决战决胜的攻坚季

王浩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向新向好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王浩就做好四季度工作,实现“三个确保”,强调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和推进,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加快推进“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两重”项目和事关大局、群众受益的民生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密切关注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全力拓市场抢订单,坚持内外贸一体谋划,推动外贸出口稳量提质;推动工业稳进增效,抓好工业大市大县和重点行业企业,持续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做好企业梯度培育和提升发展工作,切实发挥好工业“压舱石”作用;加力推进消费转型升级,坚持长短结合,抢抓四季度消费“黄金期”,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新模式新场景,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扎实推进“4+1”重要要求和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的落实落地,做到用进度说话、用数据说话、用项目说话、用结果说话。全面完成创新浙江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强化“良好的创新生态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扎实推进一流创新生态建设,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完成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枢纽建设,持续提升平台能级,深化“三最”改革,不断提升“四力”、增强“三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完成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深刻把握“两个转向”下浙江城市工作的理念、思路和路径,推进“浙里城市、幸福家园”建设,切实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全面完成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网文、网剧、网游文化“新三样”出海,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做好迎峰度冬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狠抓节能降耗,加快打造美丽浙江;全面完成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年度目标任务,不断突破瓶颈制约,探索路径模式、形成制度机制,最大程度释放改革效应,增添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要着力惠民生保平安,认真做好稳就业工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切实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谋划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好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精心谋划好经济支持政策,精心谋划好“十五五”规划。

02如何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浙江县委书记亮大招

1016日上午,浙江省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通报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晾晒11市、90县(市、区)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

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市县两级至关重要。2025年已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如何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是书记们关心的话题。

会上,义乌、柯桥、定海、北仑、诸暨、文成、柯城的主要负责同志交流发言,大家谈工作、说体会、看未来,纷纷亮出发展“妙招”。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刚刚在义乌举行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现场推进会,强调扭住关键重点,加大攻坚力度。

一头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头连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作为“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义乌前三季度预计GDP增长7.5%以上,外贸出口5540亿元、增长25.7%,总量超全国25个省份。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表示,要立足世界谋义乌,推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走深走实。

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直播间”、永不落幕的“数贸会”,做大做强第六代市场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建设面向全球的高能级国际数贸港,打造全球首个小商品垂直领域“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义乌以前瞻布局把握战略主动,拼出发展硬支撑。

外贸强区绍兴柯桥区的表现同样亮眼:1-9月,全区出口增长12.1%,跨境班列发运量增长3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10%以上。柯桥区委书记袁建在交流中提到一条重要经验:强化“市场+产业+科创”优势,推动外贸提质放量。

针对市场同质竞争、品牌培育不足等问题,柯桥加快精细化发展,提升中国轻纺城功能业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建设“轻纺城大脑”。深耕“柯桥优选”公共品牌,亮相东京、巴黎等全球顶级面辅料展。强化行业引领,新制订发布纺织类国家标准38项,新增纺织类品字标企业12家。

回看前三季度,面对超预期外部冲击,浙江保持定力,展现经济强劲韧性。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复杂多变,临港经济大区宁波北仑区专注于练好内功。如贸易模式创新,北仑大力发展“保税+”、海外仓等新业态,落地全省首单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建成开园,海外仓动态面积、跨境电商“1210”出口保持全省第一,“新三样”出口增长50%。

“发挥港口、园区、枢纽优势,促进内外高效联动。”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潘银浩表示,要不断提升开放发展能级,努力为开放强省探新路。

实现经济向新向好,创新是绕不开的话题。会上,几乎每位县(市、区)委书记在发言时都提到“创新”:创新动能,是地方发展的制胜法宝。

今年以来,舟山定海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15%左右月度增速,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带动GDP增速保持在7%以上。能取得这份成绩,很大程度在于该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区委书记孙丹燕介绍了相关做法:注重科创引领,加快建设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创新中心,完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推广全过程创新服务。推进企业科技赋能、创新升级,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双向匹配26名科技副总、11名产业教授,新认定企业研究院和研究中心12家,预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2%。

作为山区县,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新产业、新赛道?文成县走的是另一条路子。

发挥95%以上空域适飞优势,文成县先试先行发展低空经济,入选全省首批“先飞区”试点。县委书记罗招政介绍,他们主攻载人eVTOL(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前沿赛道,与亿航智能深度合作,获全球首个集齐标准适航证等四证的EH216-S机型浙江总代理权,力争年内实现商业化运营。

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热词,那就是“项目”。怎么做好项目招商、抓好项目建设,县(市、区)委书记们反复提及。

地方谋划项目,首先是招大引强,扩大项目投资蓄水池。诸暨市委书记金进富介绍,诸暨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竞赛年”,主攻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三大产业,精准锁定链上领军企业110家,累计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28个。

招来项目后,如何加速推进?诸暨规划建设六大片区,总投资550亿元的29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零重力航天器、李群机器人、佑驾创新等国内细分赛道前三企业接续落地,8个10亿元以上项目本月集中开工。

去年首批调出山区海岛县的衢州柯城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招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专职专业招商,推动领导招商常态化、市区一体协同化、招商队伍专业化、工作链条闭环化,迭代完善招商月度例会、“五个头部”招商等项目招引全流程工作机制。

“狠抓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持续释放招商活力。”柯城区委书记胡益峰透露,1-9月市区联动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

除了7位发言的县(市、区)书记,另有余杭、临平、钱塘、嘉善4个县(市、区)作书面发言。杭州余杭区抢抓人工智能新风口,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承载地。杭州钱塘区发挥多区叠加优势,统筹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杭州临平区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固投增速连续13个月全市前三。嘉善县做强科创平台,建立“科创平台+长三角高校+企业+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机制。

特色不同、优势各异,各有创新打法。从书记们的分享中,既能看到各地抓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更能感受到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全力奋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的火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