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人物 | 如何做好招商一线的“答卷人”

发布时间:2025-10-24 11:43 标签: 招商引资

近日,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及饮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主体钢结构吊装作业。“在全国所有基地里,这是从选址到摘地速度最快的一个。”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赞叹,道出了“海口效率”的密码——这背后,离不开海口国家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一级主任科员李洋和他的团队。


不久前,在第五届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暨记一等功公务员、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李洋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这份认可,从他跟随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脚步,踏上招商引资道路以来的一个个实干故事里可见一斑。


李洋仍记得,刚接触招商时,他以为凭着热情和政策就能打动企业,直到对接海口市裕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时碰了壁。


“利用自贸港政策从东南亚进口原料能比从广西采购便宜多少?”“高新区建厂的用电配套是否完善?”企业抛出的一连串问题,让他红了脸:“空泛承诺没用,企业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适配度。”


那之后,李洋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他和团队啃下自贸港关税政策、物流成本测算的“硬骨头”,把复杂数据变成企业能看懂的“经济账”。


就是凭着这股钻劲,他推动园区出台《海口国家高新区支持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多个精准扶持政策;牵头搭建“1+3+N”招商联动网络,让园区招商拧成“一股绳”。近三年来,助力园区引进了康哲药业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签约投资额超270亿元,完成项目挂地30余宗,供地近2000亩。这份成绩单,是他用专业啃出来的。


“不是招进来就完了,要陪着企业一起成长。”这是李洋常挂在嘴边的话。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产品销售收入跟不上研发支出,临床试验眼看要停摆。


李洋得知后,立即推动落实相关免租政策,牵头开展股权投资,仅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流程,1000万元资金及时注入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苏生生物成功上市4个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品种,占全省同期新增数量的一半。


不止苏生生物,他还推动兑现7家企业545万余元租金补贴,解决德法、成兴等企业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用“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在园区扎下根。


在危急时刻,李洋的担当更显党员本色。去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逼近海口,李洋连续72小时守在药谷园区。台风来临前,他排查隐患时发现两名工人不肯撤离板房,“板房扛不住大风,万一出事怎么办?”他反复讲风险、算安全账,终于劝动两人转移。


台风过后,看到板房倒塌的场景,他仍心有余悸。为了保障东智庄园幼儿园按时开学,他带着清障队伍连续奋战,打通校园门前的道路。老师们握着他满是泥污的手,称他是“幼儿园英雄”,而他只说:“这是党员该做的。”


新冠疫情最吃紧时,李洋主动请缨赴长三角驻点招商,将招商战线前移至长三角区域,一去就是300多天。隔离风险、思念家人,他都咬牙扛住,最终推动200多家企业落户园区。“招商人的担当不仅体现在招商工作中,更彰显于关键时刻的冲锋在前。”李洋说。


如今,“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从“首单”变“多单”,琼粤产业投资基金为园区注入动能,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项目加速推进,李洋仍在招商路上奔忙。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在即,要让更多企业相信海南、选择海南、扎根海南。”李洋的话语平实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