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汇总整理了刘小涛针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论述,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我们要牢固树立制造业立市、强市、兴市、富民的理念,突出抓好产业层次、创新能力、项目招引、企业规模、要素保障等环节,全力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竞争力,推动温州制造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刘小涛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重点要全面提振企业投资与发展信心,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建立惠企政策评估、整合集成机制,推动涉企问题“一站受理”“一揽子破解”,精准施策、破解难题、硬核保障提振企业信心。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与企业竞争力,在科技创新上舍得加大投入,加强创新型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企业赋能,推广“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畅通“基金+创投+产业+科技”全闭环,结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精准引育人才。要坚持走高端、智能、绿色转型之路,一个一个抓好传统支柱产业高端化转型,紧扣细分赛道、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极,提质提效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和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刘小涛强调,要更好发挥链长制建强现代产业集群,迭代升级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坚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增资扩产“两手抓”,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做好产业规划编制、产业基础再造、强链延链补链、企业扶优育强等文章。要围绕企业所需所盼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数据得地”等新机制,抓好“双改融合”,以重大平台集聚落地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全方位常态化排查整治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隐患,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二、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继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解企业之困,暖企业之心,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刘小涛指出,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敏感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认真倾听企业诉求,精准施策,让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更好用、更管用,让企业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要直面问题,组织攻关小组,把长期困扰潮州企业发展的“硬骨头”逐个解决掉。刘小涛强调,实施“暖企行动”,既要敢于说“不”,又要善于说“行”,做到既坚守底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又灵活运用新政策新举措,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他指出,艺高人胆大。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率先垂范,学深吃透各项政策,熟练掌握本身业务;要多问多思,多走出去,研究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派出干部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动,推动各项扶持企业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企业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刘小涛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把涉企交办事项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主动上门帮助企业研究解决问题,全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坚持“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原则,进一步清理、精简各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对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涉企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坚持“总体考虑、多规协调”,加强规划管理,研究划定工业用地“红线”,保证工业用地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大型知名品牌企业,使人才、技术“溢出效应”惠及本土企业。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途径,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要开展大督查,对“百团大战”重点项目进行详细梳理,按工作进度快慢亮“绿黄红”灯,找准项目建设症结,解决存在问题,着力提高工作实效;要对各县区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短板、挖潜力,增强县区完成目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彻底清理全市经济户口,准确掌握经济管理数据,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要抓好企业服务工作,建立市领导重点企业挂钩走访长效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遇到的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深化与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狠抓项目建设,实施集中审批、集中攻关、集中突破“三集中”,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力争在短时间内使攻坚项目取得突破;要继续防控金融风险,维护好地方金融稳定。要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抓好抓实,整合全市招商力量,形成规范化、精准化的招商机制,促成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要加强对全市招商项目进行“保健体检”和落地服务,强化项目的后续监管,实施分类管理,一方面要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的梯度,推动企业升级壮大、增资扩产;一方面要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帮扶“问题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助推企业实现良性发展;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四、实现产业振兴,基础根基是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充分激发创业创新创造的澎湃动力。总的要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高水平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重塑“民营经济看温州”新标杆。要让民营企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招引和培育头部企业,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企业上规上市,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榕树计划”。要让民营企业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畅通市场“大循环”,推动温商回归、温青回归、总部回归、新动能回归,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要让民营企业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激发民营资本活力,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产业振兴,核心关键是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总的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聚焦培育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把握“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招大引强”路径要求,加快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领先的时尚智造基地、长三角南翼制造业创新基地。要全力保主体稳预期,全力助企纾困,助力拓展市场,精准保供保畅,优化助企服务,最大限度稳企业、保主体、增动能。要全力实施“双轮驱动”,引导传统支柱产业提升层次能级,加快新兴主导产业培育腾飞,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要全力深化“两链融合”,突出提升科研能力、成果应用转化、企业主体作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要全力推动“两化两增”,大力实施企业智能化、节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增资、增产,催生更大裂变效应。要全力攻坚“双招双引”,以更开放胸怀大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进平台提升、项目攻坚。要全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要素向优势平台、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实现产业振兴,根本保障是推动“两个健康”先行示范,为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优的环境和制度。总的要围绕“稳预期、增信心、明方向、促共富”,抓好今年43项重点、20条新清单落地落实,推动“两个健康”实践探索地向制度创新策源地、标准规范领航地、理论研究新高地跃升,打造一批具有时代引领性、全国影响力、温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要把牢民营经济发展定盘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方针,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争取民营经济法治营商环境试点,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要持续推动创新工作走前列,全面落实“两个健康”促进条例,加快创建国家标准,深化“两个健康”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两个健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