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招商项目落地全过程:“新能源之都”常州怎么干招商?

发布时间:2025-09-25 11:20 标签: 招商引资

01江苏常州招商案例:“顺路来看看”却6天决定落户

9月18日,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走进瑞士中心·常州,这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瑞士企业集群,也是长三角地区对瑞士合作的重要平台。

记者看到,这里陈列了不少瑞士品牌的产品,涉及工业装备、日用消费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有些品牌可能都还没进入中国市场,或者仅通过线上销售。”常州国家高新区招商局欧美部部长王翊湉介绍,瑞士中心可以依托自身资源和对接能力,帮助这些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推动它们的优质项目在中国落地并实现本土化生产。

瑞士中心·常州同时也是一个共享办公平台,7间办公室可供会员企业临时、共享使用。记者看到,其中3间正由专注于生产高端外科手术器械的英国公司Surtex Instruments使用。由于该公司今年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投资新建的厂房目前尚在装修中,十余名员工暂时在此过渡办公。

聊起Surtex Instruments的招商过程,王翊湉滔滔不绝。这个原本只是企业“顺路来看看”的项目,在6天时间里,被她所在的常州国家高新区招商团队的专业能力、高效服务,以及当地完善的产业配套所吸引,选择落户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

在瑞士中心·常州的努力下,瑞士医沛生集团落户常州国家高新区,该基地计划年产2000万支新型便携式自我给药注射装置,主要应用于胰岛素、减肥药和其他多剂量疗法。

去年12月31日下午5点30分,王翊湉已经关上电脑,约好了朋友准备去跨年、唱歌、放烟花。就在此时,她接到了一个第三方咨询机构的电话,这家公司专为大型企业提供选址背调服务。

对方在电话里说:“王部长,我们有一个项目,明天就想来考察,您有没有时间接待?”王翊湉当时很惊讶,因为外商通常很尊重假期,但对方表示自己只有元旦当天有时间。“我还愁没有项目呢,我怎么能不接?”王翊湉当即向局领导汇报,领导大力支持,决定元旦当天一同接待。

当晚,王翊湉和同事加班到深夜23点30分。她们紧急准备接待方案,制定详细行程、通过第三方了解企业背景、研判考察重点等。

1月1日早上9点,客户准时抵达,他们代表的正是Surtex Instruments。由于英国本土人力与运营成本高、供应链及物流不便,他们迫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实现本土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再将产品返销英国及全球市场。

他们从9点一直聊到中午12点半。起初,王翊湉能感觉到对方的投资意愿不强。但随着她系统性地介绍产业环境,结合其同行、客户及供应商的落地案例,对方的兴趣逐渐被调动起来。“他们提问的角度越来越深入,问题也越来越具体。”

聊到中途,对方忍不住感叹:“原来你们还是很专业的。”王翊湉好奇地问:“何出此言呢”。他们这才坦诚:此次来访纯属“顺路来看看”。他们前一天在常州溧阳天目湖泡温泉,返回上海时路过这里,才顺便安排了这次考察。此前,他们已考察多地,并未将高新区列入重点考察名单,甚至连前五都排不上。

让对方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细节:在其他地方考察时,当问及预选厂址和某重要供应商的距离时,曾有招商人员当场打开地图软件搜索。而王翊湉和团队成员可以对答如流,准确、快速回答出距离、区位关系、产业配套等详细信息。

原计划半天结束的考察,因对方浓厚的兴趣延长至下午。就在王翊湉以为此次接待告一段落时,当晚又收到对方信息,希望第二天一早能安排参观本地表面处理、抛光、超声波清洗等供应链企业。“他们一方面是想验证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另一方面也是在为项目落地做更深度的评估。”王翊湉所在的招商小组迅速响应,次日便全程陪同他们走访清单上的企业。

第三天,对方进一步提出想参观本地同行企业,了解竞争生态与人才资源。招商小组随即带他们走访了当地的美敦力、捷迈邦美等医疗行业领军企业。访问过程中,对方围绕拿证审批等关键问题频频提问,均从落地企业方得到了积极回复。

第四天,对方又提出希望考察人才公寓和周边生活配套,此举让王翊湉意识到“对方已经有了极强的投资意愿。”他们安排了参观了堪称江苏省典范的漫柏人才社区,这里不仅提供多种户型的住宿,还配有宠物托管、电竞房、KTV等贴合年轻人需求的特色服务和设施。

此外,他们还展示了常州高校在蓝领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优势,进一步增强对方对本地人才供给的信心。

在第五天和第六天,招商小组又应对方需求,带他们走访不同行业外资企业获得真实评价,以验证常州的营商环境,包括外籍员工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后来,王翊湉通过已落户企业得知,对方已在私下委托猎头在本地物色人才,这更印证了他们的投资意向。就这样,Surtex Instruments成为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二期第一个入驻的外资企业。

“干招商工作,就要有‘店小二’的服务精神。”王翊湉说。这种贯穿始终的服务理念,已成为常州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名片。

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驱动下,常州外资工作结出累累硕果。记者了解到,常州市现有外商投资法人企业3000多家,涉及11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现有105家世界500强投资205个项目,32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家研发中心。2025年1-7月,全市利用使用外资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增幅高于全省30.9个百分点,列苏南第一、全省第三。

02江苏常州案例:从日内瓦湖到长江之滨,47家瑞士企业落户

从日内瓦湖到长江之滨,47家瑞资企业选择落户常州。9月1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来到常州采访,探究瑞士企业缘何选择齐聚这里。

今年6月,医沛生医疗器械制造(常州)有限公司作为其首个亚太生产基地刚刚投产,总部派来不少指导人员,在车间内,不时能看到褐发蓝瞳的瑞士面孔。

公司总经理斐雷杜便来自瑞士,已经在中国十几年,他用中文介绍说:“我们的注塑件误差保持在0.05毫米以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准。”

这家来自瑞士的全球自用药注射系统龙头企业,为何选择布局常州?

“常州区位优势好,便于联动长三角,更能让医沛生构建全球产业链网络。”在6月的投产仪式上,医沛生集团首席执行官西蒙·米歇尔给出了答案。

瑞士企业“相中”常州,由来已久。

1987年,全球领先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的瑞士企业梅特勒—托利多集团,成为第一家来常投资的外资企业,也是我国称重设备领域首家外资企业。

经过38年的发展,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已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年销售额超30亿元,主要技经指标连续32年蝉联中国衡器行业榜首。

从梅特勒-托利多落地常州开始,落户常州的瑞士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立达纺织、乔治费歇尔、奇华顿等纷至沓来。

瑞士企业关注,当地政府关心,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应运而生。2017年9月,常州市政府与工信部国际经济合作中心签署《推进中瑞产业合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2019年9月,常州高新区与瑞士联邦科技文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瑞(常州)产业创新园正式对外运营。

本月,总投资25亿元的合作产业园二期启幕,将重点引进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并通过集成电子围栏、无人接驳车、AI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力争打造成为长三角产业升级赛道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合作园区。

眼下,常州高新区已吸引美德乐、埃莱普等30家瑞士企业在这里落户扎根,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更吸引了35个国际领先的产业项目入驻,总投资超7亿美元、总销售额超70亿元。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引进来的窗口’,更是‘走出去的枢纽’。”常州高新区(新北区)招商服务中心局长助理蒋小丽表示,每年都会与瑞士企业、当地政府联系,不仅让瑞士企业考察、落户、扎根常州,还通过提供更多服务,助力他们把常州当作“起点”,从常州走出去。

随着中瑞合作的深入,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区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常州。

“从‘瑞士制造’到‘常州智造’,再到‘全球共享’,这正是中瑞合作的新范式。”常州市新北区商务局副局长李凯表示。

今年4月,常州历史上、江苏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外资项目,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中国东方集团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顺利完成备案,预计两年半后投入商业运营;比利时高科技企业艾维斯塔控股的亚洲战略首站落户金坛区,成为欧洲新能源企业在中国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常投资已有十年的奥地利企业恩格尔集团,其生产的产品已经返销欧洲……

“我们看中的不仅是常州的新能源产业链,更是这里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人才政策和创新生态。”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伊莎贝棱辉特负责人说。

如何让外商宾至如归?位于常州高新区高新广场4楼的瑞士中心去年投入运营。展示区里有红酒、护手霜等瑞士品牌快消品,以及园区内瑞士企业的产品,还有洽谈室和会议空间。“每个月我们都会举办对瑞的路演活动。”常州高新区招商局欧美部部长王翊湉介绍说。

常州人的效率更是让外资惊叹。2023年4月,医沛生集团常州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备案,9月正式破土动工,仅14个月厂房主体竣工。医沛生果断增资1亿欧元签约新项目,目前在常州总投资额达到最初计划的3倍。

跨越山海,常州与瑞士、与德语区的合作步履不停。截至今年6月,累计在常州投资的德语区国家企业456家,实际使用外资27.5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