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新案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后,怎么稳商招商?

发布时间:2025-09-12 09:17 标签: 招商引资

一、背景情况

(一)招商引资新形势

当前,我国正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进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20246月,国务院公布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确保各项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市场壁垒弱化与要素流动性增强,消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隐性门槛,为项目引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也意味着区域间对优质企业资源的争夺空前激烈,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与新挑战。

正如提案中指出的“各城市城区之间招商竞争激烈”“项目企业非正常流动现象增多”,企业能够更加自由地“用脚投票”,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区域,所以“稳商”工作的重要性也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稳商”与“招商”相辅相成,只有营造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的生态,才能形成“以商引商”“以产聚产”的良性循环,真正巩固和提升招商引资的成果。

(二)助企稳企已做工作

一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嫁接高效落地场景。萧山区正在创新打造“萧链未来”产业链对接会品牌,通过系统化整合区域内外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耦合,全年规划20场主题对接活动。一方面锚定汽车及零部件、化纤纺织等底蕴深厚的传统优势产业基因,构建精准对接坐标系,同时布局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赛道,紧扣“两重两新”及新质精品核心命题,培育经济增长极核。另一方面围绕创新场景设计,打造高效对接引擎。“萧链未来”对接会以系列化、主题化为抓手重构活动范式,根据产业特性打造智能传动设备、数智餐厨、智慧地坪等垂直领域专场,促进产业相关高效落地。

二是关注稳企安企工作,及时发现重点企业异动。每月定期发布市场主体动态报告,对镇街各类产业园区及商业综合体等集中备案地址进行统计监测,精准掌握集中备案地址内主体变化动态;将全区市场主体及其动态变化(新设、注销、迁入、迁出等)精准细分到各镇街村社网格平台,通过社会治理网格,及时掌握企业(尤其是近五年招商落户)的动态;建立企业外迁预警监管工作群,对重点企业名单实施实时外迁监测,及时告知属地重点企业外迁动态,属地及时介入,加强关注与服务,有效防范因控制权转移导致的潜在迁移风险,巩固安企稳企成果。

三是靶向纾困解难,筑牢企业服务基石。深度融合萧山区三大攻坚助企纾困行动,构建全周期需求响应机制。针对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维度的痛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创建“助企陪跑机制”“搭建中小企业平台”,围绕助企“二十条”,全年存量企业用地保障面积增长20%以上,针对城市配套费、工业绿地率、工规证办理、蒸汽价格等共性问题,攻坚克难,第一时间回应企业诉求,去年一年共收集涉企问题553个,解决501个,正在解决25个,根据现行规范难以解决的27个,问题解决率91%。助企陪跑助力全区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规上工业企业202家,均创新高,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市8个工业大区首位,为十余年来最好成绩,同时我区成为了全市首个社零和出口双千亿强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安企稳企部门联动,强化招商企业回溯分析。区发改局、经信局、投促局等经济部门与区市场监管局等开展常态化联动,设立工作交流平台,实施“信息共享、服务联动、政策协同”一体化运作模式,经济部门实时推送在谈项目清单与企业诉求,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反馈企业信用信息与合规风险,共建动态数据库实现评估、预警闭环管理。同时对近五年区内招商落户后迁离(含注销)的项目、企业开展专项数据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企业迁离率及趋势、迁离企业的行业分布及占比、迁离企业在各平台、镇街的分布情况、迁离企业在存续期间的纳税贡献情况等数据,精准识别影响企业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区域短板,为优化安企稳商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切实找准稳商工作痛点。

(二)助企服务纾难解困,内生裂变扎根萧山。依托助企服务专班,升级全周期助企服务体系,依托数字化平台推动政策匹配与诉求响应智能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通道。在发现企业存在困难或有外迁倾向时,及时对接存在问题,上门一对一纾难解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机制,对共性问题出台统一政策,对个性问题“一企一策”精准解决。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之家”,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服务保障。基于内生裂变,针对有业务拓展、扩大产能、总部回归等需求的企业,给予招商引资项目同等级别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扎根萧山,持续裂变。

(三)关注产业链招商,提升配套核心要素。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聚焦“以链聚企、以企强链”,通过绘制产业图谱,从单点招商思维向系统布局转变,锁定链主企业、补全关键环节,围绕“补缺口、延链条、提能级”锁定目标企业,同步将土地、能耗、资金等核心要素前置配置,通过链主带动、配套跟进、政策杠杆和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成势,最终构建结构完备、协同高效、可持续的集群化产业生态。

(四)出台普惠直达政策,系统覆盖企业需求。构建系统性普惠政策支持体系,建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通过平台网站“惠企政策”“申报导航”模块,为企业提供专精特新、设备更新、绿色工厂、人工智能等政策申报服务,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创建“政府搭台+机构唱戏+政策纾困”模式。在日常与企业对接过程中,及时宣传区内最新政策,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难的问题,实现惠企措施精准直达、高效兑付。

(五)优化第三产业服务,搭建企业培育平台。当前存在企业第三产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混乱等问题,引发多起案件纠纷,严重影响了我区营商环境软实力,所以要持续推动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机构等服务业专业化、规范化与品牌化发展,提升服务标准化与公信力。同时整合企业第三产业优势资源,联通税务、司法、人社等相关部门,搭建企业培育平台,构建“律企对接会”“财税服务联盟”等跨行业协作网络,提供劳动用工、税务指导、股权纠纷、知识产权等热点问题的集中解答,为企业提供高效直达的解决方案,形成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