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从数字经济到低空经济,从生物医药到新型储能,全球巨头竞相“东南飞”,在珠江畔上演一场跨区域、跨赛道的“产业大会师”,这是一场不谋而合的产业集结。
01从“单点突破”到全域产业矩阵
全球企业在广州跨区域协同、跨赛道融合的集群化布局,正构建起一座多极联动的“产业星系”。
广州海珠区:在珠江前航道一处不足10平方公里的江心岛,一场史诗级产业会师已然完成。随着3月抖音集团旗下穗耕科技以12.14亿元竞得琶洲中二区地块,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新BAT”在琶洲实现历史性集结,数字经济“巨头矩阵”巍然成形。
龙头企业引爆的“链式反应”加速创新裂变。上半年,抖音、腾讯、阿里、唯品会、蚂蚁五大平台,直接拉动海珠区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0%。
广州天河区:天河“总部高地”扩容,新引进中交冷链全国运营总部等4个百亿级项目,美的电子商务等5个世界500强项目,中免市内免税店等5个央企项目,土巴兔、得物等5个平台经济新设法人项目。
广州黄埔区:黄埔“硬科技走廊”崛起,科赛睿生物中国总部携抗肿瘤药落地,视源股份全球总部、金发高性能复合材料基地等制造业项目接连动工。
广州南沙区:南沙“新兴试验场”破局,领为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大湾区总部、华望汽车(携广汽基因)、汇能晶旺芯片封测基地等相继落子。
创新生态的韧性,在独角兽阵营尤为凸显。胡润百富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广州以24家独角兽企业的数量稳居全球第11位,与日韩两国总和相当。
02镇街跃升的“破局手筋”
面对全球产业竞合,广州以集成式改革打通经脉,将镇街经济单元锻造为招商主战场,在基层一线激活发展新动能。
广州南沙区:南沙以“先进制造业强镇六条”精准强链;南沙街上线企业服务数字化平台,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港湾街盘活闲置土地打造“稻香花海”,资源存量化为招商增量。
广州增城区:在增城,宁西街构建项目落地快速通道,让“问题清单”变“成效清单”;新塘镇推动总投资逾233亿元的11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提速,拔节生长;永宁街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按行业定制服务。
广州黄埔区:黄埔区则率先打出“赋权破壁”妙招,出台《关于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若干措施》,创新提出镇街承担区交办的重大工作任务但难以独自完成时,赋予镇街通过区网格化工作平台统筹调度职能部门的权力,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广州各区与基层创新同频共振,构建全域招商“动力矩阵”:
荔湾区新设专职招商部门,破解资源碎片化困局。
增城推行“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极速模式。
花都首创“1+12+10+N”招商联动机制。
这场全域招商变革的本质,是以治理现代化重塑城市竞争力。各区、各镇街从“拼政策”升级为“造生态”,便是要想方设法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汇聚成全市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磅礴合力。
招商“新打法”培育的创新沃土,正在收获实实在在的增长信心。
2024年,全国每新增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落户广州。今年前5月,广州市实际使用外资132.49亿元,增长1.5%,增速高于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16家,增长8.7%。
6月末的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新签约177个项目,涵盖24个产业领域,预计总投资额1608亿元,预计产值/营收额达3064亿元。
广州的招商棋局,本质是城市与企业价值的深度共振。这份“半年答卷”不仅是一组组数据的增长,更是一场关于发展动能转换的深刻实践。
03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生态链供应链招商
8月30日,广州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分析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作工作部署。
郭永航强调,当前正处于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紧要关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政治责任,客观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力争取得更好结果,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用足用好国家及省各类政策,持续开展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主动帮助企业找政策、拓市场、抢订单,加力推动汽车、房地产、批发等重点行业企稳回升,大力推进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挖潜增效,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和要素保障,深化运用并行审批、容缺受理等模式,加力提速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竣工达产,支持企业开展工业技改和增资扩产,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项目招引、谋划储备和转化落地力度,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全力促消费稳外贸,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抓住国庆中秋、全运会等重要时点,积极创新“旅游+”“赛事+”等消费场景,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精心办好第138届广交会,巩固拓展多元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成名成品升级、新兴产业向成行成市扩容,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支持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催生更多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展动能。要全力守牢安全底线,坚决维护政治安全,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完善拼经济战斗队形,进一步提升抓产业的专业能力,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强化督查督办和宣传引导,推动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抓经济促发展,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不断开创广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孙志洋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信心、精准施策,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加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提升项目成熟度,实现项目滚动发展、接续有力,推动投资稳中提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生态链供应链招商,大力争取央企省企、平台企业等导入更多新业务新项目,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惠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深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激发发展活力。要高水平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汇智聚力编好“十五五”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的指导支持,全力推动重大政策、改革、规划和项目落地,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