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要求:全省杜绝招商“内卷”、恶性竞争!

发布时间:2025-09-03 15:35 标签: 招商引资

01林武:用好基金招商等招商方式,杜绝招商“内卷”、恶性竞争!

林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次视察山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出明确要求,为山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加力优化提升我省营商环境,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加快塑造山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回应企业和群众期盼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营商环境整体取得新成效、展现出新气象。当前,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更加注重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塑造特色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从点上的政策供给转向制度的集成创新,更加注重从简单的要素保障转向综合的产业生态服务,更加注重从单纯的硬环境建设转向系统的软实力提升。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省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全省上下要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林武强调,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方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一要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上持续用力,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

二要在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持续用力,着力建设公平市场、塑造诚信市场、融入统一市场,用好基金招商等招商方式,杜绝招商“内卷”、恶性竞争。

三要在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上持续用力,强化用地保障,畅通融资渠道,优化人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生产要素的优质服务。

四要在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上持续用力,加大创新平台支撑,力促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五要在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上持续用力,强化法治制度支撑,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六要在打造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上持续用力,提升平台能级,畅通循环通道,促进规则接轨,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七要在打造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上持续用力,精准制定政策,快速兑现政策,及时评估政策,切实提升政策执行力、生命力。

八要在打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上持续用力,厚植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涵养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努力让山东成为创业沃土、生活乐土。

林武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更大力度推进流程再造,更大力度推进数字赋能,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更大力度推进作风转变,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整体质效。各级各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政企互动,强化督查问责,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02林武:招商引要“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力发展!

一定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性。面对十分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迫切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面对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现实要求,迫切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强力推进,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要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要在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在优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要在提升规模质量上实现新突破;要齐抓共管,确保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强化领导力度,强化考评奖惩,强化协作氛围。

首先,要把吃透中央精神放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发展新理念。要吃透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把这些新理念、新要求贯彻落实到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各环节。

第二,要把重大项目谋划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积蓄发展新动能要把项目谋准,认真研究,特别是对区域给予的政策倾斜;要把项目做实,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把项目落细,切实把项目规划论证等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第三,要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口,积极研究破解难题的新举措。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力发展的路子,要找准招商方向,要创新招商方式,要做好跟踪服务,要营造良好环境。

第四,要把敢担当、重落实作为根本保障,主动作为力求新成效。要坚持领导带头,做好表率,要合力攻坚破难、敢打硬仗,要强化担当负责、跟踪问效,激励引导各级干部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中,不折不扣地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行动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企业,推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我们基本不考虑。现在我们产业转移力度主要是加工业、轻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我们的重点。希望通过产业转移解决就业问题。显然,面对艰难的转型,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路径,那就是依靠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巧借外力,招商引资,但有明确的发展底线——不考虑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这种发展路径,既可以解决大量因资源枯竭而衍生出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延伸产业链,又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本,完全有理由为之祝福。

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分行业、分部门集中会诊、统筹谋划,全力以赴营造转型项目建设浓厚氛围;要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瞄准重点行业领域,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带动性强、贡献率高、前景广阔的转型好项目、大项目;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前沿、超前布局,以创新思维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环保治理“两手硬、两促进”,下大力气做好“加法”和“减法”,在大力发展绿色节能产业的同时,坚决杜绝“高排放、高能耗”式发展。要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转型项目建设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省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3林武:招商理念一定要创新!

我们与浙苏两省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只是体现着经济实力上,更主要的是体现着发展理念上。我们的发展不如人家快,根本原因在于观念不如人家新,开放程度不如人家高。理念当先,步步领先。我们必须迅速转换理念,大胆突破,扩大开放,力促发展。

其次是人才层面的“招商引智”。知识创新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来源于高智力人才的创造性劳动。高端人才群体创造科技知识,科技知识提供资本财富,人才又是构成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主体依据。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除了从欧洲大陆进口发明,它还进口发明家。美国的发达不仅在于国内教育先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能从全世界集纳引进众多精英型高端人才。

最后是制度层面的“招商引制”。美国学者杰克·奈特在《制度与社会冲突》一书中写道,坏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本、知识和人才等众多发展要素的外溢效应,尤其是会将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智力人才群体,驱赶至好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大到国家,小到地区甚至一个单位,如果高智力人才持续外流,也就表明其制度安排肯定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招来的“商”和引到的“资”都注定难以留住。

04林武:开发区是第一阵地,项目是第一支撑!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项目建设有多重要,开发区发展有多重要,“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就有多重要。要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改革夯实的是转型发展根基、打造的是区域竞争优势、提振的是企业投资信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下去,乘势而上深化拓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有政策“硬支撑”,更要有文化“软环境”,要用“亲”“清”二字把握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的良好生态环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用全周期服务项目和企业的诚信,不断强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的集成效应。

一是在贯通上下功夫,把承诺理念融入到“标准地”和“全代办”改革中,把标准意识体现到“承诺制”和“全代办”工作中,把代办服务体现到“承诺制”和“标准地”流程中。

二是在集成上出实招,本着事项就少不就多、服务就多不就少的原则,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能优化的优化。

三是在拓展上求突破,不断扩大改革的试点范围、适用领域和受益群体。

四是在监管上见真章,坚持管放结合,健全规则、明确标准,推进政府监管与服务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五是在发展上显成效,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把投资增速提上来;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把企业效益提上来;进一步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发挥开发区引领作用,把经济增速提上来;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经济总量提上来,切实把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到推动、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上,确保“十四五”开局见到新气象。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和开发区常态化督导,定期评估改革成效。

要以深化这项改革为切入点,以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为发力点,全面执行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政务服务“全程网办”,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走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

05林武:招商引要“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各开发区要聚焦省里确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积极有为、奋楫争先,努力打造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

一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紧跟国家政策,紧盯产业前沿,紧密结合实际,做到超前谋划,在市场空间、技术含量、能源资源、产业配套、物流成本、要素保障、政策优势等方面,不断增强招商项目的吸引力。要有的放矢、主动对接,确定清晰的招商引资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不断提升招商工作的精准度。要通过在线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不断提高招商活动的实效性。

二要着力提高项目签约质量。从投资规模、亩产效益、产业带动、能效水平、排放标准、社会贡献等方面综合考量,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合理确定招商引资门槛,广招商、多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不断提高签约项目质量。

三要切实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工作联动、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等制度,为签约项目加速落地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快土地规划调整和集中收储等前期工作,建立健全开发区低效无效用地退出机制,着力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四要全力壮大项目投产规模。把推动投产、强化产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建成投产、提升达效水平。

五要继续加强项目工作领导。对历次“三个一批”项目进行清单化台账管理,强化全过程跟踪,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不断拓展创新“全代办”内涵方式,做好立项审批、土地、环评、升规入统、政策兑现等全周期服务,落实好来晋企业家、科研人才有关待遇。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强化全方位督导,做到平时及时提醒、年底硬核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