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市场和技术和谐共振,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开花结果,最大限度释放潜能。”近日,记者赴天津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她告诉记者,“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构建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招商引资工作不是简单地‘拉个项目’,不是‘存量经济的转移’。从本质上来说,招商引资是资源的适配,是‘在最适宜土壤中种下最优质种子’的富有创造性的经济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先手棋’,着眼于‘经济增量’,决定着未来3年、5年乃至10年后的经济结构与布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招商引资人,杨柳在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实践高度吻合,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她愿意在百忙之中受访的主要原因,“我从来不喜欢表态性发言,一定是我亲身感受到的我才要说。” 天津招商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脉络 杨柳1996年大学毕业后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直至2024年1月天津成立市投资促进局,统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以省级层面机构改革探索在招商引资领域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杨柳表示,从历史角度看投资促进工作,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发生的深刻变化。 杨柳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天津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招商引资工作走过的探索过程。“在经开区的时候,当时的招商工作其实就是‘放块展板、介绍地块’,主要面向外企。这是招商引资1.0版本——土地导向。在生态城的时候,2008年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工建设。招商工作开始考虑‘产业’,特别是与生态定位相关的产业,这是招商引资2.0版本——产业导向。在这个阶段,招商开始有了选择,不再是‘拾进篮子里就是菜’。随后到东疆综保区工作,多年来,东疆发挥保税优势,大胆‘政策创新’,开创了我国第一单飞机租赁等业务,现发展成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基地、全国最大的网络货运聚集地等。这是招商引资的3.0版本——以‘政策创新’为导向。目前,天津招商引资进入4.0版本,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 杨柳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招商工作对自身的核心优势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才能避免陷入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的恶性竞争中,导致无效内卷和产能过剩。“天津的优势具体总结为九个字:‘京津冀、科教人、港产城’。‘京津冀’是天津的牵引战略、主战略,天津在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受益其中。‘科教人’是天津富集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港产城’是依托天津港这个‘硬核’资源,端上以港兴城的‘金饭碗’,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正是因为对自身资源禀赋的清晰认识,2024年天津招商引资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超过3286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以下简称“中资环”)、新紫光北方总部基地、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帕西尼具身智能数据工厂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纷纷落户。 新发展理念引领招商工作转型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杨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从招商引资工作来说,一方面是为了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区域长远发展,如果不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与国家要求和趋势不一致,那就没有前途可言。” 杨柳介绍,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天津招商引资人自觉扮演“五种角色”。 一是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作为招商干部,怎么为创新发展服务?我们找到了创新成果转化这个科研与产业的薄弱环节,主动当起“技术经纪人”,为成果找市场,为企业找成果。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天津引入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天津生物制造研究所强强联合,串联起创新链、产业链,这将有力推动全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 二是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区域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天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积极推动“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我们当好北京企业在津发展的“市场调研员”,服务好项目落地。2024年,来自北京的产业项目达到803个,产业项目到位额1607亿元,占到全市产业项目到位额的“半壁江山”,区域协同发展不断深化。 三是绿色发展要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加强立法等措施来大力推动。经过多年发展,天津登记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的经营主体达3600余家。我们主动当好“产业分析师”,有专门处室长期跟踪,研究天津制造业产业优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四是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天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拥有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一直走在开放最前沿。不久前,天津投资环境推介会在英国举行,与数百名政要、企业家、学者等深入沟通,达成广泛共识。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局面,作为招商干部,我们要做好投资中国的“宣传员”,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截至目前,天津市有外资企业8735家、世界500强企业295家。 五是共享发展要让人民群众同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把持续形成就业岗位、营业收入、科研成果和税收贡献作为招引项目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就业与群众息息相关。我们主动当好城市增量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以新项目带动新就业。比如,今年4月落地的新紫光项目,投资30亿~40亿元建设国产高性能大算力芯片、汽车电子等,创造高端研发管理岗位上千个。 经济增量突显新质生产力要求 “如果说以前招商引资以外资为主,现在我们部门的名字改成投资促进,已经不叫招商引资了,也就是除了拿来主义外,还要帮助现有企业做强做大,拿来和培育并重。”杨柳表示,经济增量必须突显新质生产力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需要突破,这就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的创造性组合,并且承担一定风险。而招商引资工作便是将更好的、更优质的生产要素呈现到企业面前,这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相通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招商干部和企业家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克服市场上的风险。” 杨柳告诉记者,招商干部并不是将项目引进就完事,而是要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研究和探索产业带动和天津双向赋能的过程。“譬如中资环是落户天津的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也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全国性龙头企业,它的落地在天津投资促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既要考虑它的资源能不能惠及天津市的其他企业,也要考虑天津市现有资源能不能惠及它,所以6月18日中资环组织首场生态链合作对接会时,我们对接邀请了京津冀地区110多家企业参加。大家都特别想跟中资环合作,只是苦于以前没有机会。” 杨柳进入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后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引导每个区聚焦1~2个特色产业,形成“一区一业”的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并推出“投资促进质量效益评价体系”,用投资规模、产业带动效应、科技含量等科学指标衡量每个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确保能够真正为天津带来价值。杨柳认为,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更有条件“为好苗子选好地”,“如天津需要对中资环带来的行业重塑做好充分准备,从动力电池到太阳能电池,从报废汽车到小型家电,很多设备都有可能进入再循环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许多机会,包括标准制定、新产品原材料研发、梯次利用、物流运输等方面。相信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几年发展,一个优势产业便能崭露头角。” 杨柳指出,每个区域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电力便宜,有的地方矿产丰富,有的地方具备特色产业资源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然选择。过去,大家可能会更关注什么产业热门,现在应该首先审视自身拥有什么、能够提供什么,在哪些方面具备相对优势。如此一来,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能够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产品和产业集群。杨柳建议,对具有优势产业的地区,国家层面应该及时跟进支持,特别是在创新性政策上,以便支持这些区域代表国家去国际上竞争。国家可以探索一整套“区域竞争、国家支持”体系。“区域竞争”重在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好苗子不是保护出来的,是竞争出来的;“国家支持”重在往长出好苗子的地里“施肥”,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项目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