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量子百亿估值、光刻15倍回报!合肥国资如何用“耐心资本”撬动硬科技?

发布时间:2025-09-01 10:46 标签: 招商引资

合肥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驱动区域创新的时代使命。从1991年肇始筑基,到2025年历经多轮战略重塑后全新出发,集团已拥有注册资本93亿元、资产规模超750亿元,旗下3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构建了全链条科创业务生态,成为国有资本在科创领域深耕细作的生动实践。作为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国企排头兵”,高新控股集团以国资担当为笔,以改革创新为墨,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着国有资本赋能科创高地的新篇章。


“1+5+N”体系树立国企治理标杆


2025年2月,高新控股集团完成战略性改革重组,构建“1个战略性集团总部+5大专业化二级子公司+N家职能三级子公司”的“1+5+N”管理架构。这一架构并非简单的机构整合,而是以“专业化分工、协同化作战”为核心的治理革命——母集团聚焦战略引领,5大二级子公司(高新城发、高新投促、高新担保、公服公司、高新数科)深耕细分领域,N家三级公司精准落地服务,构建了权责清晰、高效联动的国企管理体系,实现总部与专业子平台的功能互补与价值共振,为国有资本高效运作树立典范。


“耐心资本”托举硬科技产业跃迁


作为国有资本服务科技创新的践行者,高新控股集团锚定“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核心准则,率先在全省布局全国资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为早期产业项目注入“第一桶金”;同步设立新经济产业基金、新能源汽车基金等专业化基金集群,构建起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体系,成为硬科技企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孵化器”与“助推器”。


截至目前,集团累计发起及参与设立基金64支,总规模达640亿元,投资项目近1000个,培育上市公司46家,其中逾50%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资本与科技深度耦合的良性生态。在量子计算、光刻设备、商业航天等国家战略必争领域,集团以“耐心资本”的战略定力见证并推动了一批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突破:本源量子从2亿元估值到超百亿元的跨越,书写了量子科技商业化的“中国路径”;芯碁微装15倍的投资回报,印证了国产光刻设备从“跟跑”到“并跑”的产业价值;银河航天的持续崛起,彰显了商业航天领域国有资本的托举力量。


旗下国资基金管理机构合肥高投80%投资资金投向初创期企业、60%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以“慢变量”思维培育“快突破”动能。集团稳居“全球最具潜力母基金TOP30”“中国最佳耐心资本母基金TOP30”等权威榜单,是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创新视野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


“全链条招商”构建产业生态雨林


从2018年增挂“高新区管委会投资招商中心”牌子启动“双招双引”战略,到2025年组建市场化专业主体“合肥高新投资促进集团”,高新控股集团统筹产业载体资源要素,依托基金矩阵优势,构建起“招引-投资-孵化-运营”全链条生态化服务体系,成为区域产业生态培育的重要“操盘手”。


依托基金矩阵的资本纽带与载体集群的空间支撑,高新控股集团累计推动260余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总投资超1000亿元,其中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硬科技项目120余个。联创电子、壹石通、星川电池等企业集群发展,不仅是单个项目的物理集聚,更彰显了“龙头引领筑基石、链条延伸强韧性、生态共生促升级”的产业培育哲学——通过精准招引战略项目,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借助孵化服务加速技术转化,推动产业能级跃升;依托全周期运营保障,实现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这种以招商为入口、以生态为内核的发展模式,既为合肥高新区注入了硬科技产业的“源头活水”,更构建起“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产业乘数效应,成为区域从“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跨越的关键支撑,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夯实了产业根基。


“载体矩阵”搭建创新要素策源地


旗下高新城市发展集团坚持“为科创筑基石、为产城赋新能”,成为区域创新要素聚合与产业生态生长的物理依托。


在战略级创新平台层面,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大高新校区等省市科技创新“一号工程”相继落成,承载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在产业集群载体层面,自主开发运营的中国声谷、量子产业科技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超620万平米,联动中安创谷科技园等合作载体约260万平米,精准匹配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需求;在民生配套层面,70万平米人才公寓、市场化租赁住房及公租房的布局,构建起“创新有平台、创业有空间、生活有温度”的产城融合生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这种“战略平台托举、专业载体聚链、民生配套固基”的空间逻辑,不仅实现了科创要素的物理集聚,更推动了从“空间集合”到“创新协同”的质变,为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筑牢了空间基底,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孕育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沃土。


“金融+数智+服务”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区域科创生态的构建者与赋能者,高新控股集团以“3个AA+”信用评级主体(高新控股集团、高新担保、高新城发)为战略支点,构建起涵盖公司债、科创债、公募REITs等全品类工具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有力保障区域重大项目和产业投资资金需求,形成国有资本服务战略需求的金融支撑能力。


在科技担保方面,旗下高新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全国首批获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注资的标杆机构,累计服务企业5600户次、提供担保金额近300亿元,精准破解3000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难”痛点,以政策性担保的“温度”与市场化运作的“精度”,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幼苗”,成为科技企业从孵化到壮大的“助推器”。在数智化转型方面,新设高新数科公司以“智慧高新”平台建设为核心抓手,为园区治理、企业发展接入“智慧大脑”,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在园区服务方面,高新公共事务公司深耕城市服务赛道,统筹公共交通、公共资源交易、环卫保洁等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职能,构建专业化城市治理体系,以“软环境”的持续优化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基石。


这种“金融赋能实体、数智驱动治理、服务兜底民生”的生态协同模式,既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成长养分,又为区域发展注入系统性活力,成为合肥高新区从“要素集聚”向“生态跃升”的关键支撑,彰显了国有企业在完善现代产业生态中的战略担当。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时代背景下,高新控股集团始终以国有资本的战略定力锚定“硬科技”赛道,以创新活力破解发展难题。从量子计算的突破到商业航天的崛起,从光刻设备的突围到集成电路的集聚,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国企在关键领域的使命担当。


面向未来,高新控股集团将继续秉承“为城市强基、为科创蓄势、为产业赋能”的初心使命,以“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奋进姿态,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征程中勇毅前行,既当好科创生态的“培育者”,也做好产业升级的“引领者”,更成为国家战略的“践行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镌刻下“高新印记”、贡献出“国企力量”,书写新时代国有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