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战术勤奋救不了战略懒惰!精准招商启示:先搞懂行业本质,再动手!

发布时间:2025-08-07 13:34 标签: 招商引资

近年来,采取精准招商策略的地区的GDP和税收增长,普遍高于实行全员招商的地区。2014年,四川省宜宾市GDP比安徽省安庆市低107亿元,比四川省乐山市高215亿元;到了2024年,宜宾市的GDP比安庆市高近850亿元,比乐山市高近1500亿元。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宜宾市近年来采取了精准招商引资的策略。


2025年5月15日,笔者受邀在安庆市作了题为《认清行业本质,精准招商引资;做好中观管理,激发经济活力》的报告。


本次讲课缘于4月18日民建中央和安庆市政府达成了“建安合作”,这是继与乐山市达成“建乐合作”之后,民建中央与地市级政府达成的第二个合作项目。


2023年,笔者到乐山市参加“建乐合作”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乐山市驻全国各地的招商人员回到乐山,对接参会人员。乐山不仅在所有一线城市设立了招商局分支机构,还在合肥、厦门、福州、青岛、西安等地设置了招商办事处,甚至在周边的成都、重庆,以及部分三四线城市也派出了招商干部。


乐山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人才的资源、较长的发展历史、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优势明显的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优势,但不少光伏企业近两年却选择到与乐山市相邻的宜宾市落户。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大会在宜宾召开,会上首次形成并签订了全行业的自律协议,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宜宾会议”。


2014年,乐山市GDP为1196亿元,宜宾市为1411亿元,二者差距仅为215亿元;到了2024年,乐山市GDP为2532亿元,落后于宜宾市的4005亿元,差距达1473亿元。是什么导致十年间乐山与宜宾的GDP差距超过1200亿元呢?原因就在于,乐山实行全员招商,而宜宾则是精准招商。


2021年底,宜宾市政府成立了光伏产业工作专班,深入研究光伏产业的发展。2022年,我国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从P型向N型转型,当时存在异质结HJT、BC和TOPCon三条技术路线。宜宾市政府在招商时,选择了当时光转化效率和单块板功率最低,但发电度电成本最低的TOPCon技术路线。正如2022年出版的《投资新思路:左右存亡的行业本质》一书所分析的,新能源产业的本质是成本领先,度电成本最低的技术路线才最有竞争力。虽然在2022年TOPCon技术路线的光转化效率和单块板功率在三种技术路线中最低,但其度电成本却也是最低的;因此,宜宾在本轮光伏产业发展大潮中脱颖而出。


宜宾从2022年年中开始进行光伏产业招商,仅针对TOPCon技术路线的生产企业开展招商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落户宜宾的光伏企业,从开工到投产大多只需三四个月时间,能够迅速落地并形成产能。2023年,宜宾的光伏产值就突破了260亿元。同时,宜宾在确定TOPCon技术路线后,聚焦该技术的上下游继续招商,建立光伏产业园,不仅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还降低了上下游各环节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宜宾光伏组件企业在全国行业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到2024年底,宜宾市累计签约落地光伏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超1300亿元,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有7个。截至2024年底,已投产项目24个,建成拉棒产能58GW、切片产能50GW、电池片产能53GW(全部为N型电池)、组件产能2GW,初步完成光伏全产业链的布局。


2024年,在光伏组件价格相比2023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宜宾光伏产业的产值仍增长了11%,达到近300亿元,占宜宾市GDP的7%以上。


在光伏招商之前,2019年宜宾已成功引进动力电池产业,2020年该产业形成了20亿元的GDP,到2024年超过1100亿元,增长超过50倍。


动力电池产业不仅成为继白酒产业之后宜宾的又一个千亿元规模支柱产业,还占2024年宜宾市GDP的近28%。2024年9月,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连续三年在宜宾召开,当场签约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再新增年产值超1000亿元。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合肥、常州、宁德、乐山等城市,凭借龙头企业、创始人籍贯、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底蕴等因素,成为新能源部分行业和产业的领跑者。宜宾既不沿海也不沿边,没有创始人籍贯优势,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地处西南一隅,却通过事先研究确定发展行业,再进行精准招商引资,不仅成为我国的动力电池之都,而且近五年新增的动力电池和光伏两大产业,2024年GDP超过1400亿元,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处长江之畔的安庆市,作为曾经安徽的省会、长江五虎之一,2014年GDP为1518亿元,比宜宾市的1411亿元高出107亿元;而到2024年,安庆市的GDP为3156亿元,比宜宾市低近850亿元,核心差异就在于招商引资的中观管理。


笔者有几家小企业注册在北京市海淀区,前些年主要收到北京郊区招商部门和上海区县驻北京招商团队的迁址邀请,近两年则是收到长江以南城市的邀请。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招商方式,实际上是盲目碰运气,没有先研究自身的要素优势,明确的战略目标后,再进行产业精准招商。这就导致战术上的勤奋无法弥补战略上的懒惰,即使在战术上再努力,也比不上先研究清楚战略目标再精准招商的效果。因为招商引资的本质是投资,投资的本质是将认知变现,然而多数人缺乏投资能力,自然也就没有辨别项目的能力。


全员招商,各部门分解招商任务,实际上就是盲目碰运气。这也是当下招商引资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的主要原因。


安徽省现在的省会合肥发展产业的成功模式,被广泛称之为“合肥模式”,但一直被部分人误认为是基金招商的成功范例。实质上,合肥是基于本地优势要素,因地制宜,结合行业本质,进行精准招商引资。


位于长江下游的如皋市,明确了发展新能源车的战略,但在新能源车发展上起步早却成效不佳,至今仍未从招商引资赛麟汽车的失败中恢复元气。核心原因在于,如皋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赛麟汽车时,中观管理方向出现错误,一是车型选择错误,二是一把手选择错误,这两者都违背了行业本质。


如皋市政府选择新能源车的战略是正确的,地方政府的微观执行力也到位,但中观管理方向错误,导致如皋市政府在这一单一项目上损失达数十亿元。


招商引资,只有实现双向奔赴才能真正成功,而不是招引一个企业过来,过三年要么倒闭,要么被其他地方招走;更不是设立一个分公司敷衍了事,而是要真正创造税收、增加本地就业、壮大经济实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像宜宾市一样,认清行业本质,精准招商引资。因为战术上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上的懒惰,战略战术的正确也弥补不了方向上的错误。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该提前研究的必须提前研究,该事先咨询的一定要事先咨询。我国已经走过了依靠单一优势就能取得成功的微观管理竞争时代,进入了中观管理竞争的新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企业和地方经济“一招鲜就能吃遍天”,只要将产品、营销或者生产中任一项管理职能做好,企业就能生存;只要具备一项生产要素优势,地方经济就能发展。但到了本世纪前二十年,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仅做好微观战术管理,已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于是开始重视战略管理,通过战略管理引导内部各项微观战术管理,带动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如今,生产要素趋同,市场趋于一致,“内卷”加剧,仅做好宏观战略管理和微观战术管理,已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企业和地方经济之间的竞争转向了管理职能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中观管理竞争。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最大的浪费不是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而是没有认清行业本质,导致中观管理方向错误并带来经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