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中央财经委重大信号,对招商引资有哪些深刻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21 15:44 标签: 招商引资

      01人民日报:明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

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于2022年出台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初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将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概括为“五统一、一破除”,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的“五统一、一开放”,与此前的“五统一、一破除”有所不同,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蔡之兵认为,“五统一、一开放”作用对象更聚焦、目标指向更清晰。其中,“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是首次作为要求被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则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02规范招商引资,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难点,会议明确“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并提出针对性举措。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各地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红线”还包括“各地区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各地区不得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退出和迁移”等。

针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整治。为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防止盲目新建。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提出,将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在汽车行业,多家车企近期已承诺,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推动行业“反内卷”。在光伏行业,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破除“内卷式”竞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认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有助于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破解不同地区之间的过度“内卷”,促进要素资源流动。

03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除了“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会议首提“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也体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并重”的政策导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扩大对内开放和扩大对外开放均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8.7万家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同比增长6.3%,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比例达到17%。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会议提出“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扩大对内开放,有望为企业提供更多市场参与空间,进一步打破区域间发展壁垒、改变市场分割状况,更好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如何落实好相关部署,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向纵深?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理歧视性政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强化长期利益导向,破除地方阻碍资源跨区域流动的隐性壁垒。

“要大力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流转等改革,完善数据流动、数据交易、数据产权等制度体系,推动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同时,强化制度统一与监管协调,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统一市场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健全竞争政策实施体制机制。”董超说。

04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徐晓明:方在招商引资中过度承诺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市场分割、规则碎片化、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课题。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徐晓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五统一、一开放”的政策框架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系统工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聚焦通过资源整合、规则优化、破除壁垒,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因此,“五统一、一开放”不仅是解决当前市场问题的关键抓手,更是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政策愿景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系统工程。

徐晓明认为,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企业应主动适应新规则,提升自身竞争力;社会则需树立全局观念,支持改革举措。下一步,结合实践,可以探讨如何平衡统一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开放中保持安全底线。唯有“五统一、一开放”协同配合、持续发力,方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1)市场基础制度统一是根基,破解规则碎片化困局

中国经济时报: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如何平衡“制度统一”与地方差异化发展的需求?

徐晓明:统一市场基础制度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基。当前,各地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高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要实现市场基础制度统一,首先是标准化立法。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和限制的行业范围,减少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其次是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市场主体享有平等权利。再次是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跨区域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监管透明度。最后是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新兴技术融入市场基础制度统一过程中,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治理效果。

2)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是动脉,畅通流通梗阻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技术(如大数据、AI)在市场监管和规则统一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徐晓明: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直接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如果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将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基本的支撑,同时,结合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布局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优先解决瓶颈路段和薄弱环节。此外,着力推动智慧化升级,借助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打造智能化综合运输体系。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和突发事件增多的趋势,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应更加注重“韧性”。

3)政府行为尺度统一是关键,校正政策执行偏差

中国经济时报:落实“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要求,当前亟须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徐晓明:当前,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过度承诺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地方则在落实政策时层层加码,增加了企业负担。因此,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加强政策协调势在必行。亟须由中央政府牵头制定统一的政策执行标准,杜绝地方自行其是的情况发生。招商引资工作也要进行规范,加大对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防范恶性竞争的出现。与此同时,还需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市场统一建设成效纳入考核指标之中。另外,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予以实时监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保障政策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