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向“内卷式”招商引资说不,各地招商引资要重点做好这六个方面!

发布时间:2025-07-15 11:28 标签: 招商引资

导 语 

中央财经委员会近日召开第六次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从清理涉税招商、叫停地方各类奖补招商引资,到规范“基金招商”,再到“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流程、承诺等将更加公开透明。

近两年,我国发布多个文件,均指向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制度,打破过去拼资源要素、拼土地政策、拼财税补贴的“内卷式”招商。从长远来看,这将倒逼地方政府着眼差异化竞争,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避免产业同质化扎堆和公共资源浪费。

《领导决策信息》刊发题为《向“内卷式”招商引资说不》一文指出,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主抓手”。必须坚持实招、实统、实管、实落、实考,创新资本招商、投行思维,摒弃拼税费、拼补贴的“内卷式”招商,构建招商新格局、重塑招商新模式、强化招商新支撑、激发招商新活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实现引项目、建生态、促增长良性发展。

1

树立“一盘棋”思维

信息共享、项目共促、资源共用

强化招商引资“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园区“主战场”、驻外机构“桥头堡”、行业部门“生力军”作用,形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各类主体联动、园区承接落地的招商工作新格局。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把招商工作统起来,把招商考核指标统起来,把招商线索统起来,把招商政策统起来,切实凝聚招商引资工作合力。

建立信息共享、项目共促、资源共用的大招商工作机制,做强招商引资“资源库”,构建招商引资“联合体”,打造招商引资“强品牌”,以招商聚项目、增投资、强后劲、塑造制胜未来新优势。

2

健全“一站式”平台

事前评估、事中管理、事后评价

坚持权责对等,在综合考量政府资金、政策等方面投入和项目未来年度综合效益基础上,实现扶持政策与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相匹配。强化领导招商、招商活动、招商队伍、招商平台管理。

建立健全“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重大招商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配备“服务专员”实行“保姆式”全程帮办。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实行台账化管理。全面完善事前评估机制、事中招商引资项目科学决策和合规管理机制、事后评价管理机制。分级分类评价项目落地、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创造就业等综合效益和企业履约情况。

3

绘制“全景式”图谱

集群招商、新赛道招商、多元招商

积极开展优势产业集群招商、新兴产业新赛道招商、产业融合多元招商。绘制招商引资全景地图,将产业链图谱转化为“产业生态树”。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投资机会、目标企业、优惠政策和责任“五张清单”,推行绿蓝橙红等“色卡”管理模式。

围绕重点产业、重大平台、关键领域精准招商,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区域总部企业及产业链“链主”企业,落地一批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高、科技含量高、产业集中度高、财政贡献率高、成长潜力高、投产达效速度快的项目。

4

重塑“创新型”模式

链式招商、资源招商、数字招商

深化链式招商,对产业链重大项目洽谈、签约、建设、达产进行穿透式管理,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链主型”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支持链主企业召开供应链大会。深化以商招商。做实“飞地”招商,建立跨区域产业布局共享机制,推进定期互访、项目对接、人才共享。

创新资本招商,强化“投行”思维,以“市场化主导、专业化运营、效益化投资”为方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投促引”“招投联动”“投孵结合”,形成“资本+产业”“链主+基金”投资合力。鼓励资源招商,通过“开采+精深加工”“开发+消费”等模式,采取引资扩股、引技转型等方式,有效盘活资源。

注重科技招商,创新“科技+产业”招商模式,大力招引科技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数字招商,打造数字化“招商大脑”,促进招商项目与地方要素资源精准匹配,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互联网+”招商模式。

5

强化“要素性”支撑

腾笼换鸟、共享厂房、零地招商

围绕推动招大引强、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丰富优质项目储备、加强全要素保障、强化项目落户支撑等重点任务,逐级逐项明确工作进度、工作时限、具体措施。重点抓好“地、房、钱、能、人、物流”等要素保障,围绕落厂房、落基金、落场景,不断提高标准厂房与项目匹配度,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积极拓宽项目落地应用场景。

围绕项目研发、孵化、投产、运营,重点引进创业孵化、中试熟化、创业投资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良好生态提升“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质效。

规范地方违规实施财政奖补、税费优惠、土地优惠及违规举债、过度配置资源等招商引资不当行为。采取“腾笼换鸟”“共享厂房”“零地招商”等招商方式,积极盘活闲置标准化厂房、企业厂房、土地、楼宇以及其他存量资产资源,挖掘闲置存量资产潜力,支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6

深化“高效化”改革

流程再造、优化环境、压实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综合窗口改革走深走实,依法科学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推动多部门跨层级事项集成办、部门协同办并联办,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到实处,坚决去除办事大厅“机关化”倾向,坚决取消物理隔断,落实好首问负责制,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合规管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加强招商引资领域诚信建设,健全完善“一站式”解决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兑现合法合规的招商引资承诺。

大力推行“链长+专班”模式,做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突出考严、考准、考实,将招商引资服务、招商项目落地等列入重要考评范围,坚持精细化、项目化、规范化管理,压紧压实招商引资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