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招商“破局三招”:小镇如何依靠“平等务实”赢过一线城市?企业家亲述详情

发布时间:2025-07-09 16:07 标签: 招商引资

近日一早,位于嘉善县干窑镇的精密制造产业园里,传来一阵热闹的礼炮声。“开工大喜,希望我们在长三角的首个工厂,产品大卖!” 浙江创兴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乃创说。


这位老家在江苏的企业家,在广东打拼了25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他再次扩大商业版图,首次走出珠三角,布局长三角,首个项目,选择落子浙江。去年,创兴光电与干窑签约,投资1亿美元,新建年产LED显示模组4000万套生产项目。


是什么吸引了他?“务实、贴心、懂行。”交谈中,王乃创多次提及干窑的营商环境和干部作风。


营商环境好不好,是地方发展招商引资、上项目、强产业、增后劲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干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瞄准通讯电子、泛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大招引力度。去年以来,干窑镇已招引了应宏智能装备、华啸电子、嘉纳半导体、矩芯增程器等8个项目。


创新打法招商引资留企业,干窑连连出招。怎样的营商环境,才能打动企业?为企业送服务,如何更精准?助企发展增信心,干窑亮出“三招”。


第一招:平等务实 有求必应  


“项目能落地,多亏了当地企业的保姆式服务。”一场喜庆的开工仪式上,王乃创忍不住再次点赞干窑当地政府干部的干事作风,讲起了企业落户的故事。


手机屏显示模组,是创兴光电的主营产品之一。企业95%以上的产品出口,远销非洲、中亚多地。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创兴光电在广东起步,逐步扩大产能规模,开拓国际市场,生意越做越大。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王乃创发现,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包邮区国际优势突出,且产品配套供应链完整。


“布局长三角,该迈出那一步了。”前年开始,王乃创开始频繁到长三角各地考察,为新项目选址。跑了安徽黄山、蚌埠,又跑了江苏,他却始终没找到心仪的地方。也有地方主动前来沟通给政策,邀请王乃创去看看,他却始终未定下项目新址。


“与其说是在选址,其实是在选人。”王乃创坦言,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政策是企业考量的一方面,但企业更看重的是一地政府办事的作风,“平等务实,能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讲虚话套话,这才是我们看重的。”


去年7月,王乃创等来了他想等的人。干窑镇党委书记周自强带着招商团队赶到广东,到厂里找到他,走车间、看工厂、谈合作……这次会面,让王乃创记忆犹新。会谈中,干窑招商干部们体现出的实干作风也让他印象深刻。“人来了,讲话开门见山,有问题不回避,大家一起讨论,也很懂行,知道企业发展的痛点。” 一场毫无保留的谈话,刷新了王乃创对政府干部的刻板印象。


干窑的招商团队去了,王乃创也顺势来干窑考察了一圈。他发现,坐公共交通从上海到干窑,不到半小时,距离江苏也仅一个多小时车程,小镇处于长三角核心交通圈内。去年,干窑镇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全面竣工,崭新的高质量厂房随时可拎包入驻。一来二去,接洽仅半年,创兴光电与干窑合作签约。


签约后,项目推进也跑出了加速度。从企业开办、营业执照申请办理,到厂房装修、产线安装调试,王乃创发现在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自己都不用操心。“要准备哪些材料,办理大概需要多久,如果没办成,问题出在哪儿,每件事,都有专人负责落实跟进。” 王乃创说,地方政府主动上门送上了“保姆式”服务,企业提出的问题,也有是事事有回应,使得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眼下,企业的4条产线已全面开动,未来将拓展至14条,可实现月产显示屏模组300万支。


第二招:靠前服务 精准推进


进入夏季,嘉善县干窑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袁宇浩更忙了。帮企业核对项目审批材料,外出驻点招商,筛选项目信息……这位招商线上的“新兵”,忙得脚不沾地。


“我们每周接洽的项目信息在三个以上,几乎每月都要出差,多的时候一月出去三四次。” 袁宇浩说,镇里由镇领导牵头,组建起了招商团队,与县招商公司的专业招商员打配合,加快项目信息追踪。


既是招商员,也是推进者。一方面精准选资招商,另一方面做好企业服务。在袁宇浩的电脑里,存着一张项目推进的时间倒排表,上头清晰地标注了已落户项目的推进情况和关键节点,清晰到每一天。镇里新落户企业何时上交审批材料,何时进行项目备案,何时准备设备进场装修,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如袁宇浩一般的经发办工作人员们,都了然于心。


在嘉善县干窑镇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一栋栋厂房加速装修改造,一个个新落户项目,加速投产,为当地经济注入源源动力。


“快是真的快。” 奈电特(香港)控股集团深圳市奈电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投资1亿美元的华啸电子项目落户干窑,从开始接触到成功签约落地,仅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之所以能这么快,得益于干窑的招商服务团队,事无巨细的前期准备。大到市场分析,小到企业厂房装修,为了留住企业,干窑团队花了两周时间专门调研,针对企业关注的标准厂房的建设情况,特意整理印制了宣传册资料,方便企业翻阅。


在华啸电子项目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手续时,干窑的服务团队派出专人陪同企业负责人,赶到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协助办事。而早在事项办理的前期,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已提前联系好银行等多部门,联动准备了申报材料清单,贴心地给到了企业。


于是,在干窑镇便民服务中心,企业负责人来到一个窗口、交了一套材料、跑一次就顺利办结了企业开办所需的营业执照、公章、税票等系列手续。“我们两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企业负责人感慨连连。


这样“保姆式”的服务,落户干窑的企业,都能体验到。目前,干窑镇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精密制造产业园已陆续入驻企业8家,均为新落户项目。


第三招:聚焦产业 造血提能


招商引资中,赢得企业即赢得产业。


在服务好企业的同时,干窑继续紧盯产业链,持续发力招项目。干窑镇具备良好的轴承、减速器等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基础,近年来,在省、市统一战线助推下,干窑精准聚焦发展泛机器人产业。目前,全镇泛机器人产业产值已突破30亿元大关。对此,干窑又乘势而上,提出了打造“泛机器人数智强镇”的目标。


眼下,干窑已经投用的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两个高标准园区,正是该镇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在紧扣泛机器人和通讯电子两大产业,延伸产业链招商触角的同时,干窑还在努力盘活空间资源,推动八达工业园区和通讯电子产业园建设,为产业集聚造势。


“我们生产一个产品,要经历12道工序,涉及7个组件,所需辅助加工等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在10家左右。” 新项目正式开工,王乃创的目光放得更远了,“我们正在布局大显示屏模组产线,未来希望能为干窑引来更多上下游的配套项目,进一步扩大显示屏模组的产业规模。” 王乃创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某种程度来说,民营经济是“信心经济”。针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预期不稳、信心不足、保障不够等问题,干窑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着力强化政策、基金、金融、用地等方面的保障,助力企业造血提能。


今年,干窑设立的五亿规模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基协完成备案,通过“母基金直投+子基金”联动模式运作,引入专业基金管理团队管理,主要投向干窑镇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三大领域。该基金重点围绕干窑实际情况,聚焦机器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专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投资,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2个,投资金额超3000万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干窑早已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今年,干窑发出“动员令”,动员全镇上下全力开展经济提质破难行动,全力保障资源要素,全力服务优化。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不止,发展动力不竭,相信还将有更多优质项目,争相落户干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