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招商引资“合肥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3-12-07 08:36 标签: 合肥模式 招商引资

关于合肥,最早的名气可能来自《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魏国大将张辽在逍遥津一战成名,以少胜多破解“合肥之围”。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南,“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后来,合肥在国内一直籍籍无名。一说到安徽,就是黄梅戏,就是黄山,合肥在省会城市甚至地级市中都没有存在感,当然,除了那个坐落在合肥的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


改革开放后,小岗村率先实施“大包干”,因此触发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但这个功劳合肥还是不沾边,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安徽仍然是农业大省、经济穷省,合肥仍然默默无闻。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产业风云变幻,科技创新浪潮迭起,合肥的发展逐渐找到感觉,那就是下力量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合肥的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仿佛开挂般的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合肥GDP不足3000亿,全国城市排名40名以外;到2022年达到了1.2万亿,城市排名挤入20强。2017年起连续5年因“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合肥崛起成为出人意料的黑马,发展的“合肥之围”由此破解,不过这次破围的不是张辽,而是“合肥模式”。


破围有功的“合肥模式”,甚至引起了世界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长篇评论文章,深入分析这一模式,认为其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中国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经济学人》认为合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独树一帜地将地方政府投资与民营企业相结合的做法,“合肥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拥有受过高等教育且积极进取的人才、人才流动带来的活力、产业链“链长”机制的推动、国有资本的运作。


要研究因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合肥,与其探讨它的发展遵循了何种模式,不如探讨这个少有人知的四线小城怎么就突然异军突起?其他城市学合肥到底学什么?


合肥的崛起以及“合肥模式”的背后,有几点是怎么也不能忽视的——


一是产业发展的定力。合肥始终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开展靶向招商,加强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合肥的科技发展契合“工业革命4.0”的需求,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空间,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战新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战新产业集群的梯次培育格局,推动战新产业成为了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二是国资平台的运作。以资本纽带、股权纽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国资平台直接投资或参与组建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实现战新产业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赢。按照“主业相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优势互补”的原则,为优化资源资产与股权配置,合肥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三大市属投资运营平台公司,实现错位分工、上下协同效应。合肥产投与兆易创合作总投资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成为合肥市发挥产业基金引领带动作用,以资本投资模式推动优势产业做强的案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招商方式的大胆。对于拟投资的重点产业项目,由链长制牵头单位联合专业投资机构和专业人士,从产业方向、竞争环境、发展空间等层面,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市场前景评判,选好招商路径,严控论证程序。三大国资平台在决策前期深入研判目标项目,重点关注和分析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行业格局、市场规模等情况,并委托专业机构对项目财务、法务、业务等方面开展尽职调查,确定投资可行性和方向。摸透项目基本情况后,国资平台果断投资引入高成长性项目,加速推动项目落地。合肥不是参考以往政府与企业共建合资企业的方式,而是由国资认购流动性较强的公司股权,公司拿到股权融资后在合肥落地项目。2020年,蔚来汽车濒临破产,合肥市却投给企业投了70亿,蔚来将中国区总部与部分生产设施搬到合肥,不到两年蔚来起死回生,走出“至暗时刻”,股价也一路飙升。随着比亚迪、大众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合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成为长三角又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当年引进京东方项目更显示出合肥产业招商的胆识,市政府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进当时亏损超过10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成功形成地方政府资金引导、战略投资者推动、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产业投资新路径。


四是科研机构的加持。作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及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合肥的科教资源十分丰富。以中国科技大学为核心,设立了7个国家级研究所,拥有30多个装备优良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先后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两个重大科学装置。2023年,合肥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达5%,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五是新赛道的锚定。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因有“未来”的属性,更需要前瞻布局、充分谋划、培育发展。大家都在说新赛道,但怎么锚定新赛道?布局未来产业是一场“马拉松”,怎么做到坚定不移?合肥锚定量子科技这个赛道持续发展的事例或可说明一二。合肥市“量子大道”周边,分布着数十家新兴的量子计算技术供应商,撑起了一条量子计算产业链,产品涉及地球上最先进的商业化技术。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共同设立“合肥量子科学中心”,合肥由此成为量子科技重镇,量子产业已初具规模,构建起了量子产业生态。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教条件的不同,每个城市都需要探索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并不主张提“合肥模式”、复制“合肥模式”,但合肥的发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如果归结到一个字,可能就是“敢”字,锚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敢拼、敢赌、敢投、敢抢,或许这就是“合肥模式”的精髓,也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该紧紧扭住的要害。



640.png


北京慧产科技集团,是一家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商,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选址落地、科技创新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赋能发展服务; 另一方面为政府和园区提供从产业招商、产业创新加速和产业升级赋能的全维度产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智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 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