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01 破局:从 “九龙治水” 到 “全局一盘棋”
广州的招商之变,始于顶层设计的重拳破局。
传统招商模式下,城市招商往往 “零敲碎打”,部门、区域间容易因存在 “信息差” 而协同不足。
现如今,在 “1+3+3” 联合招商机制下,“市投发委办 + 行业主管部门 + 各区政府 + 市属国企” 联合招商团队已成常态,重大项目牵引下,全市力量同频共振。
各区接轨市招商体制动作迅速,全市 11 个区均设有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议事协调机构、工作专班或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机构设置上作突破。
荔湾区新成立专职招商部门;
南沙区构建 “大招商” 体系;
增城区打造 “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的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黄埔区发动全区约 60 个单位(包括街镇)全面参与招商;
花都区首创 “1+12+10+N” 招商联动机制,更在德国设立离岸服务中心;
天河区则形成 “1+5+3”“大招商” 体系,与市级无缝对接。
市级部门同样打破壁垒。
市委财经办、发改委扛起产业规划与重大项目重担;
工信、科技、卫健等部门为产业招商提供内生动力;
商务局创新 “广州模式” 优化消费环境;
规自局储备近期可出让的 100 平方公里产业用地;
文旅局成立两个招商事业单位,对接腾讯、携程等 10 余家平台企业……
“管行业主动招商、管资源保障招商、管审批服务招商” 的理念深入人心。
国企层面,产投、金控集团设立专职招商机构,与市投发委办联合作战。
2024 年,市级及各区 17 家具备投资能力的国企共出资 119 个项目,新落地 19 个总部项目。
广州产投、广州金控出资项目均超 20 个。
“全市招商人员近千人,规模全国领先。” 市投发委办负责人强调,“唯有规模化的充足力量,才有作战的坚实基础和底气。”
全市 “一盘棋” 握指成拳,为广州招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02 亮剑:从 “坐等上门” 到 “饱和攻击”
机制重塑,催生战术升级。
办公室里等不来项目,广州招商告别守株待兔,转向主动出击。
去年,广州政企联合 “走出去”,赴北京、上海、香港定点拜访 836 家企业,挖掘有效信息近 400 条,促成银犀科技、微纳动力、博音听力等前沿项目落地。
各招商站点作为前哨堡垒,正持续释放能量。
“漫天撒网” 转为策划先行。
广州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企业落地,而是实现对产业链韧性的重塑。
招商部门不只是项目的 “搬运工”,还要成为产业的 “设计师”、创新的 “催化剂”。
一年来,广州紧扣 “制定产业规划 — 打造产业园区 — 出台产业政策 — 配套产业资金 — 实施产业招商” 的路径,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为每个产业定制特色招商方案,从而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
市投发委办按产业分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类,每大类又按照广州确定的 “21+8” 产业继续细分,集中火力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引进更多优质产业项目。
去年两大策划行动,更是成效显著。
把握央企重组契机,策划央企招商行动,主动对接中国商飞、中海油等巨头;
策划平台经济专项行动,吸引抖音、土巴兔、猫眼落地,哔哩哔哩、58 同城明确意向,得物、小米等 8 家平台企业在广州新增业务。
外资合作拓展行动则高强度组团赴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开展境外招商超 10 次,推动海瑞克、赛默飞、三菱重工等外资企业新设业务主体或增资扩产。
“蜻蜓点水” 变为 “饱和攻击”。
一年间,广州高频率组织超百人投资推广活动 70 多场,举办亚布力夏季年会等专业会议 30 余场,境外招商超 10 次;
精心打造的城市形象片《广州・开启未来之门》触达超 300 万人次。
“招商没有太多的技巧,真诚与实干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只有不断加大项目攻坚的力度和密度,才能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有所作为。” 一位市投发委办一线招商人员深有感触。
03 革新:做招商引资的 “长期主义者”
城市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的竞争。
而一座城市的产业生态体系是开放的系统,需要招商引资不断注入新的发展要素。
因此,构建 “不可替代的生态优势”,将会是传统税收政策逐渐退场的背景下,万亿级城市招商引资突围的关键。
面对新变局,广州着眼于全球市场整合资源,打破 “内卷式竞争”,以涵盖顶层设计、靶向招商、品牌传播等领域的 “十大攻坚行动”,构筑招商战略纵深。
顶层设计方面,强化市投发委 “管总” 职能,统筹调度全市资源,组建 “市投发委办 + 国企 + 区” 主战团队,推动园区主战场建设。
深化招商模式创新,建立 “企业点菜 - 部门上菜 - 投发委办集成” 联动服务机制,完善项目首谈、流转、共享全流程体系,分批次出台投资促进新政。
聚焦央企、平台经济、外资三大突破口,广州抢抓央企重组机遇,争取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
借势十五运会深化与哔哩哔哩、小红书合作,推动平台企业新设 15 个主体;
针对日美欧中东开展 “一国一策” 招商。
同步深耕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等新兴赛道,构建 “3+5+3+1” 产业要素保障体系。
当各大城市在招商红海中竞逐之时,广州以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在改革深水区闯出了 “主动策划、饱和攻击、精准发力” 的招商引资新战法。
—— 改革再攻坚。搭建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平台,完善项目全流程推进机制,锻造高水平、专业化、国际化的招商队伍。
—— 责任再压实。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设身处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市投发委办与各部门、各区、各产业专班协同联动、合力攻坚。
—— 生态再升级。围绕加快建设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心绘制产业招引图谱,开展精准靶向招商,构建空间载体、金融支持、人才引育、智库支撑、机制创新 “五维一体” 的招商支撑体系。
—— 行动更主动。紧紧围绕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确定的产业类别,选准细分赛道和靶向企业,增强战略敏感,善于捕捉企业投资的 “弱信号”,主动策划甚至 “无中生有” 式引进更多 “核爆点” 项目。
机制活了,筋骨强了,一个更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广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未来产业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