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浙江2025县委书记交流会讲话:如何做产业干招商?

发布时间:2025-04-22 15:02 标签: 产业招商

01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在浙江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坚定必胜信念,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坚强的意志有力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策,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始终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奋战二季度,拼抢上半场,在大战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为全国大局多做贡献。

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制定实施有力应对措施,强化精准指导服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要深入研究政策、全力争取政策、有效用好政策,加快释放“8+4”经济体系政策效应,因时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增量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政策引领保障和支撑作用。

要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着力稳外贸、稳供应链、稳企业,进而实现稳增长,坚持内外贸一体谋划,加快培育新模式新动能,全心全意做好优化服务,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要持续有力推动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千项万亿”项目建设,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更好满足项目建设要素需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要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创新文旅融合消费模式,巩固房地产市场回稳势头,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要强化“以调促稳、以稳保调”,抓好工业大市大县和重点行业企业,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深入推进“两新”融合、加快“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确保迎峰度夏平稳有序,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要着力惠民生保平安,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围绕“富民”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做好稳就业工作,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紧扣关键抓落实,敢作善为勇争先,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障各项任务有力推进;全力做好中央巡视支持配合工作,以巡视为契机破难题促发展;敢于迎战、善于应战,不断创新做法、探索模式、勇闯新路,以敢打必胜的决心勇气奋力应变局开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02浙江临海市委书记吴华丁讲话摘要

浙江临海市委书记吴华丁在临海分会场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临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省委书记王浩在临海调研时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要求,紧扣三大牵引性抓手工作主线,“六干”争先、狠抓落实,奋力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今年一季度,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7.9亿元,增长36.6%;外贸出口110.5亿元,增长21.3%。

(1)转型破局、培优育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优化升级三大主导产业。吉利临海基地连续落地投产3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今年计划下线银河星舰7等车型20万辆。现代医药产业向创新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方向跃进,加速推进百亿级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投产见效。时尚休闲产业向智能化拓展,加快永强智能家居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四大新兴产业。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剂赛道,走深“基金+投资+招商+产业”四位一体路径。今年以来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120亿元,力争在去年9个基础上再落地15个基金投资总部搬迁项目,形成新兴产业“小生态”。

抢滩布局三大未来产业。瞄准氢能、半导体、合成生物领域,一体推进产业基金组建、应用场景搭建,成功落地海亿新能、阜时科技、弈柯莱等一批优质未来产业项目。氢能产业以全省唯一规模化制氢企业海畅气体为依托,打造台州湾氢能产业高地。

(2)项目筑基、科创驱动,厚植产业承载力

坚持项目为王强攻坚。深入开展“五大突破”项目攻坚擂台赛,市四套班子带头领衔,镇街部门晾晒比拼,大力推进总投资1676亿元的267个重大项目。

坚持平台提级蓄后劲。依托“五区叠加”优势,强化产业作战单元建设,布局推进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十大产业平台。总投资50亿元的台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签约,得物跨境电商等8个项目相继入驻台州综保区。国家级台州湾经开区一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7.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39%。

坚持改革创新添活力。提速推进科创园“三年千亩”行动,支持伟星等龙头企业深化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三年保持70%以上。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抓好境内外参展、出口信保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落地见效,助企纾困稳外贸。

(3)互融互促、全域联动,倍增产业带富力

聚力产城共兴。在主城区最优地段布局建设佩弦湖科技城,打造智园芯谷,至晟微电子、趣云数据等5家芯片和人工智能企业总部搬迁入驻鹿芯园。连片推进万亩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行动,在去年开工3170亩基础上今年再开工3000亩。

聚力组团共富。深化党建联建,迭代升级党建引领“共富工坊”,谋实建强十大片区组团,精心打造溪望谷、临海蜜谷等“2+5”共富样板,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创历史新低。

聚力文旅共荣。打造宋韵、抗倭、户外运动三大文化高地,办好柴古唐斯越野赛、中华民厨大赛等品牌赛事。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游客数常踞全国古城古镇类景区榜首,多次位列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榜单前5、浙江第1。

03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这10位书记都说了些啥?

最终,余杭、北仑、柯桥、义乌、临海、安吉、诸暨、洞头、嵊泗、钱塘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交流发言。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中,如何锻长板、补短板,实现先发到先行、前沿到前列、试验到示范,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分享的主题。

在余杭区,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进入调试运行阶段,之江实验室即将把算力送上太空,北航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在发言中说,余杭正紧盯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增效,进一步放大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目前,多个科创平台一季度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5个。

在北仑区,用好港口最大资源,着眼于区域开发强度高、临港产业产出不均等瓶颈,围绕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抓创新。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潘银浩表示,坚持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力,建立“链主+平台+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在甬江科创区签约落地360数字安全基地、王义遒量子科技等总部研发项目,联合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8项。

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柯桥区锚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加快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破解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全等难题,柯桥区做强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主攻先进纤维材料、绿色纺织印染等赛道,攻克“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共性难题42项。“加快推动现代纺织向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大市场、世界级科创平台迈进。”柯桥区委书记袁建说。

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省委部署,各地通过与时俱进的举措,不断深化落实。

“以改革破题,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开放探新路,持续放大主平台、主枢纽作用,加速构建国际贸易新格局。”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介绍,去年义乌先后落地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两个“国字号”。接下来,要谋划开放破局,构建数字服务链,一体推进“人、货、场、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6大贸易要素数字化提升。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坚持在绿水青山间培育新质生产力。三年间,累计落地新经济项目68个,上市11家,拉动盈利性服务业类增加值增长37%。“以片区组团唱响‘两山’转化协奏曲。”湖州市委常委、安吉县委书记杨卫东在发言里特意提到,探索县域乡村现代化实践,安吉串联起大余村、黄浦江源等5大片区,同时引青年入乡,先后落地青创项目617个,逐步形成以青年入乡为主要特点的城乡融合新形态。

当前,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远超预期,美国挑起的关税战、贸易战等冲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从发言中可以看出,浙江各地探索新模式,勇闯新赛道,竭尽所能通过抓重大项目、抓产业发展来应对新局变局。

临海市委书记吴华丁表示,他们正强化产业作战单元建设,布局推进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江南医谷等十大产业平台。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如现代医药产业向创新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跃进,加速推进百亿级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投产见效。

诸暨市委书记金进富也透露,全市正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竞赛年”活动,创设招商指挥部,出台招商项目异地共享激励办法,仅一季度就引进8个10亿元以上项目,其中2个为50亿元以上。

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介绍,依托现有的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深化“链式+集群”发展模式,例如汽车产业重点强化吉利、福特等龙头牵引作用,今年将新增4个新能源车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型赛道,推进建设元宇宙、合成生物两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展现创新破难、开放破局的新气象,山区海岛县的表现同样亮眼。

温州市洞头区在去年GDP总量全省排名前进三位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千项万亿”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山区海岛县前列。如何以海洋经济引领海上花园建设取得新突破?洞头区委书记郭云强提到要聚焦“三个转型”——推动渔业发展向海洋经济转型、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转型、渔农村向城市转型。

嵊泗县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做强县城发展支撑,提升海岛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服务保障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嵊泗县委书记杨松介绍,在抓基础设施提标的同时,嵊泗还乘势发展海岛低空经济,开通上海至嵊泗本岛直升机、无人机配送航线,入选全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