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01浦江县:下好三步棋聚力抓项目,激发投资新优势
浦江县秉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招引、推进、保障等项目全链条,着力扩投资、激发新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01下好招大引强“先手棋”,形成投资增量
深化“一把手”带头招商,实施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县领导“招引一个亿元项目”工作机制。围绕县“3+3”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分产业、分领域、分重点,量体制订产业链政策,精准有效开展招商。探索“实力企业+优质项目+链条联动”招商模式,在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连续2年招引落地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02下好项目推进“关键棋”,提高投资速度
健全项目储备、联审决策、推进管理、问题协调、督查激励考核等五大机制,形成全周期管理、全系统联动、全要素保障的推进体系。组织召开项目攻坚会、晾晒比拼会以及重大项目“大调研、大解难、大服务”等活动,全面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迭代更新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千项万亿”项目、市级亿元以上项目、县重点项目一体化管理。
03下好服务保障“联动棋”,优化投资环境
推进项目审批“极简极速”办,深化“标准地”指标确认“一件事”全程线上办理。出台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超前服务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申报,2024年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3个,获土地指标奖励427.6亩。组建专班深研政策文件,找准支持领域和方向,根据“必争、争取、储备、新增”四个赛道谋储项目,2024年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18亿元。
02江山市:“项”前冲锋,持续打好扩大有效投资保卫战
今年以来,江山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决策部署,充分发扬“项”前冲锋精神,持续打好“攻项目”“扩投资”“抢要素”三大保卫战。
01全链聚力,项目推进争效
紧扣审批、要素保障、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创新“谋建投三库管理、红黄绿三色预警、周月季三级推进、全流程三图指导、常态化三层协调”推进机制,持续开展“市领导-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责任单位”联动走访行动及重点项目“清障·护航”行动,全链推进工业提能、城市提质、基础提档、公共提标、乡村提振五大领域项目建设。
02全域招商,项目招引提质
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选优配强50名招商尖兵,组成驻杭州、苏州、深圳、广州招商组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5个招商组,积极收集、对接有效信息,精准开展招商选商、以商引商、产业招商,积极提升项目含“新”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轮流听取专职招商工作汇报,对重大项目、重难点问题及时研判协调,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
03全员谋划,政策承接扩面
开展“激活新质生产力 共绘江山新篇章”重大项目谋划活动,聚焦十二大重点区域和十二大政策关键领域,推进“牵头+组团”谋划。活动要求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谋划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单位累计谋划项目不少于500个,同步开展全社会“金点子”征集活动,实现全员共谋新局面。
03舟山市定海区:秉持“项目为王”,扩大有效投资
定海区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以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主抓手,主动谋划、重点突破、全力保障,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促投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1年度任务精规划,目标既定勇登攀
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加快推动重大工程落地见效,实现扩投资增动能稳增长,制定《定海区落实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项目实施清单》。
02项目管理全周期,全程管控稳推进
制定《定海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方案》,围绕项目签约、落地等全流程环节,实行“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四个阶段动态管理,以问题调度为落脚点,构建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推进体系。落实落细重大项目“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专班服务机制,加快新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推进项目前期政策处理、手续审批等进程。选派“暖企专员”沉浸式驻企,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整理等工作台账,监督问效部门执行效率,闭环解决发展问题1000余个。
03要素资源强支撑,多元汇聚促发展
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抢抓政策窗口,积极向上争取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以及建设用地、能耗等指标,抓好项目常态化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甬舟铁路等10个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6.4亿元,华康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加强用地保障,完成供地15宗,面积562亩,其中产业类用地472亩,盘活处置存量闲置用地307亩。加强用能保障,新增用能指标12万吨标准煤。
04金华市:坚持“极尽”标准,奋力夺取三季度投资赛马“激励”
金华市紧扣“抓牢关键点干起来”要求,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极尽”标准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持续发挥金华投资优势,撬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01谋项目极尽速度
深学细研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政策导向和深层逻辑,把谋划推进重大项目作为承接落实国家政策的核心载体,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建立政策承接要素争取工作专班,抽调人员集中攻坚,重点聚焦专项债、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要素机遇,围绕综合交通、水利、城建等重点领域,提前梳理储备要点政策清单,加快全市项目储备。截至目前,储备2025年亿元以上项目1058个、年度计划投资超1600亿元。
02建项目极尽进度
建立重大项目谋划落地推进机制,紧盯省“千项万亿”工程核心项目盘子和市级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库,打好“领导包联、督帮一体、亮灯预警、赛马比拼”组合拳,以项目分层分类分级“三分”协调机制为抓手,着力打通项目开工、建设堵点难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投资放量。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库在库项目完成投资202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17%。
03争要素极尽额度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期,选派干部赴京挂职、安排专人蹲点对接,全面研判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掌握工作主动。迭代全市政策要素争取工作专班作用,上下联动、市县组团,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上级支持,更多资金流入金华。2024年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103亿元,占全省比重13.4%,居全省第2。获批专项债券316.6亿元(支持项目建设),占全省比重12.4%,居全省第4。两批次共3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居全省第3,涉及奖励用地指标2783亩。
04优保障极尽限度
建立发改、财政、资规等部门每周会商工作机制,对谋划项目资金、土地、能耗需求进行研判,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要素需求。
05衢州市:抓计划盯项目强对接,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衢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有效投资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三力”并举全面推进省“千项万亿”工程,为全省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贡献了衢州动能。
01精准用力抓项目,点燃投资增长“主引擎”
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以项目之“进”撑起增长之“基”。聚焦83个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1014个全市年度重点项目,细化项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依托“项目通”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台账式调度、清单化推动,形成闭环式管理。持续开展季度现场会“比晾晒”、月度专题会解码分析、每周专班会商推进,用好“续建、开工、前期”三张清单和“开工、入库、续建、前期”四张报表,层层压实项目建设关键节点,助力开化水库、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进。
02多方发力谋项目,做优项目接续“孵化器”
立足项目谋划与招引落地,双管齐下保障接续动力。聚焦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动向,依托专业部门与县区企业合作谋划、项目谋划擂台赛评比晾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汇报等形成市县协同、政企社联动的多维项目谋划体系,滚动建立180个项目、总投资1053亿元的储备项目库。围绕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深化“产业链”招商,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产业资本招商大会深度推介、专业招商队伍全程服务,推动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招引落地,前三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4个、到位资金357.5亿元,夯实投资持续增长基础。
03凝聚合力保项目,加注建设推进“催化剂”
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全生命周期保障项目建设。主动融合贯通省政府“三分”协调机制,坚持用好市“四大办”运行机制,定期收集汇总项目问题事项,专题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推动356个事项解决销号,有力推动江山抽蓄、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紧抓国家政策机遇期争取要素支持,高效推进全市要素争取专班“343”工作体系,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等主要赛道开展对接争取,全市50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获补助资金25.97亿元,主城区防水排涝工程、常山江航道四改三等14个重大项目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下实现开工建设。
06杭州市萧山区:抢抓机遇攻项目、奋楫争先促发展
今年以来,萧山区全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有效投资决策部署,聚焦谋划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建设项目、全力保障运行项目。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2.5亿元,投资总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01深耕细作,聚焦谋划
一是设立专班强统筹。成立“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助企服务”三大攻坚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按照“一个攻坚主题+一个领导小组+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模式,系统实施推进。二是部门协同争要素。资金要素争取工作再创新高,共获得各类资金70.15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其中,“两重”项目6个,获得资金30.22亿元,占全市比重约三分之一;“两新”项目10个,获得资金2.1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8个,获得资金3.4亿元;专项债项目22个,获得资金29.73亿元;增发特别国债项目1个,获得资金8000万元。三是以产引产促集聚。以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聚,前有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从一片盐碱地蜕变为国际科创社区,近一年新入驻50余家机构和企业;今有西电杭州研究院于10月提前完工,未来也将以此为中心集聚一批高科技、高成长、高质量的产业项目,为推动全区经济向上提供新兴动力。
02实干争先,抢抓推进
一是未建项目抢开工。通过清单化梳理、责任化推进,排定项目“鱼骨图”,明确“时间表”,强协调,统资源,助力荣翔热力、波涛汽车零部件、国际货站二期等项目提前顺利开工。二是在建项目提速度。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快跑。截至目前,已有杭州极电汽车电子零部件、空港智慧物流产业园、联东金浦医用设备等8个10亿元以上项目提前完工。三是未来项目积储备。持续提升项目谋划储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重点项目储备数量质量“齐升”,已储备10亿元以上“十五五”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740亿元。
03优化环境,全力保障
一是盘活资产提效能。深化推进盘活存量试点工作,经开国控废旧电厂变“超级充电宝”,已成功由省推荐至全国申报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已累计盘活资产30亿元以上,让“包袱”变财富,进一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二是锚定目标破难点。开展“项目推进”攻坚战,日追踪、周走访、月分析,集中资源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累计红灯销号428个,实现销号量全市最大、销号率提升全市最快。三是助企服务解忧虑。创新“制造业项目”管理方式,推进“一图两色三协同”管理模式,实现政府、企业、中介三方工作穿插、有机配合,实现科百特半导体、希瑞新材料、威刚金属等多个制造业项目交地与开工“零时差”。
07宁波市北仑区: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稳投资促发展
今年以来,北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重大项目的促推、保障、谋划为主抓手,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全力助推重大建设项目落地见效,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8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排名全省第五、连续九个月排名全市第一。
01聚焦项目节点,强化进度攻坚
以全区“六促六优”工作为统领,围绕项目推进关键节点,形成项目清单、攻坚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配备专人攻坚、实现专项促进、优化施工时序,加速形成投资实物量。1-9月,11个“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完成投资73.2亿元,完成率147.9%。今年以来,已实现华美达注塑机、海尔施生物医药研发园、宁波-舟山港码头配套停车场等36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大榭石化馏分油五期、浙江LNG三期等11个2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6%。
02聚焦项目落地,强化要素保障
紧盯上级政策机遇,协同“8+4”经济政策专班,围绕资金保障、土地要素、能耗平衡等维度重点发力,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已获批专项债项目27个、当年保障资金37亿元;已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2个,当年获批资金2.9亿元;已获批“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项目8个,当年获批资金5.2亿元;均居全市前列。今年完成甬江软件园、博盈新材料等11个工业项目供地,“两场一仓一中心”有序推进,现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369亩。环洋碳三产业园、中哲12万吨/年高端新材料项目等41个重大项目能评获批。
03聚焦项目梯队,强化谋划储备
强化招商引资全区“一盘棋”战略,依托招商引资“提速攻坚”专项行动,锚定前沿新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九大产业链精准招商主线,做好项目招引规划,加强全区各个片区、平台、部门等联动招商,做到重大项目精准谋划、优化储备,滚动培育投资增长点。1-9月,全区累计落地总投资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和用地类服务业项目14个,总投资133.6亿元;促成和氏医疗、中科康源等项目注册;谋划储备“十五五”重大产业项目共110个,总投资2001.7亿元。
08泰顺县:谋项目、强实干、争要素,有效投资全面向好
泰顺县始终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树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理念,以省“千项万亿”、市“百项千亿”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全力谋划“两重”“两新”,奋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资金要素争取,通过“双月晾晒”和“三色预警”两手抓,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快马加鞭”。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建安工程同比增长16.9%,并连续3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领跑全市,顺利交出投资工作高分答卷。
01 “谋”在前,储备项目扩增量
建立项目谋划考核挂钩机制,印发文件规范项目决策流程和政府投资项目上马流程,不断提升项目谋划质量。今年以来,累计新谋划储备500万以上政府投资项目13个,已顺利落地项目8个。持续鼓浓全员招商氛围,落实落细全员招商政策,县领导多次带队赴外招商,今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已落地13个,特别是随着作为链主型企业的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区域工厂项目的落地,泰顺生态工业发展迸发出强劲活力。
02 “干”为先,加速重大项目攻坚
围绕全县重大项目攻坚,常态化落实县领导包联重大项目机制,制定有效投资工作方案,为全县经济影响重大的项目搭建一个攻坚指挥部,建立一个项目时间轴,通过“双月晾晒”“三色预警”,倒逼项目进度推进。例如,温州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自1月签约并落户以来,泰顺迅速成立项目指挥部,瞄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目标,一个月内攻坚完成政策处理131亩,3月份项目开工,10月份完成130万方的土方开挖清运及厂房主体建设,争取2024年底第一辆商用车下线。
03“保”托底,要素护航争政策
邀请专业机构进行项目资金要素争取培训,深化要素政策认识,提升要素争取实力。今年以来,围绕支持领域谋划储备项目33个,争取到位超长期国债项目4个,累计到位资金6.34亿元,特别是235国道项目争取到位资金5.74亿元,系今年第一批中温州唯一项目;争取到位专项债项目24个,累计到位资金17.13亿元,过审率达96%;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个,累计到位资金0.4亿元。全年土地计划指标1358亩,新增“千项万亿”项目2个,可解决项目用地指标794.8亩;新增重大产业项目1个,可解决项目用地指标86.8亩。
09嘉兴市秀洲区:打好“谋、招、推、保”组合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秀洲区坚定项目为王,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拼项目、扩投资、争一流,不断优化服务保障,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01谋好项目夯实储备
坚持“干1年、抓3年、谋5年”,立足主平台突出“大制造、大交通、大民生”,建立重大项目谋划“311”工程项目。围绕优质产业布局、破解城市割裂格局、惠民生提能级等方向,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02招商联动加快落地
构建“1+7+4+6”招商工作体系,构建区域招商“一盘棋”,深化“一把手招商”,创立“周三招商日”特色品牌,打造“百人”招商铁军。优化招引流程,实行招商人员、资源全区统筹调度,建立招商信息快收集等“五快”机制,提高招商落地效率。
03强势推进提速建设
持续压实全区“1831”项目推进体系,实行区领导领衔联系重大项目、区级部门联系主体“双联系”工作机制。区级重点项目每周开展“红、黄、绿”三色亮灯,全流程跟踪督导。创新项目落前区域文评、项目拿地即可开工、项目招标评定分离、项目建设桩基先行等举措。
04全力保障抓实项目
京杭大运河综合保护与治理工程等5个重大项目列入省政府用地清单,探索混合用地供给新模式。紧抓国家政策机遇做好项目资金保障,争取专项债资金额度、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创历史新高。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开展项目绿色化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快投资项目节能审查。
10安吉县: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机制优化,跑出发展加速度
安吉县聚焦储备、开工、推进三个项目关键点,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机制,更好发挥项目建设在稳增长、扩投资、增动能中的支撑作用。
01注重夯实基础,做实项目储备
拟定《安吉县重点项目谋划争取管理办法》,健全项目谋划机制。坚持“前期做足、随时可用”原则,实时跟踪、精准把握国家政策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导向,动态完善优质重点项目库。坚持一网抓项目源,重点关注定商项目和低效用地出地进度,建立近三年定商项目、低效用地形成项目两张清单。
02加强过程管控,提速项目推进
联合审批环节涉及单位,通过多轮优化,尽力绘制项目审批全过程最短流程图。完善重点项目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全县重点项目开工预警库,按照时间节点对开工偏慢的项目进行预警。对未开工项目,排定月度推进“作战图”,实行“一项目一图”精准化管理,及时会商处置堵点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序开工落地。
03聚焦重点攻坚,实现闭环管理
坚持“一库管到底”,以资源要素高效调配加速助推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项目投资转化率。建立“周跟进、月通报、季问效、年考核”机制,常态化落实项目督查督办工作。定期召开双周重点项目推进例会、月投资监测会议,点对点下发问题交办单,切实以部门联动协作、主体同向发力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
11绍兴市柯桥区:“全周期”服务、“全流程”管理,推动重大项目提速增效
柯桥区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全周期”服务,实施“全流程”管理,推动项目早开工、快放量。
01科学谋划,走好项目招引“先手棋”
紧盯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部署要求,形成谋划盯引、落地开工、建设实施、竣工投运“四个一批”项目库,夯实投资增长基本盘。依托五大发展平台,全面深化“老绍兴回归工程”,成功举办三次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引进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超1500亿。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鼓励企业加大二次开发、技改升级力度,深入挖掘内生项目。
02跟盯全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深化招商项目“红黄绿”动态管理,压实项目招引“后半篇文章”,督考激励、造浓氛围。建立“1+8”专班攻坚体系,跟踪项目进展,压实主体责任,引导项目单位按照“一项目一方案”抢抓工期,提速项目进度。用好区领导联系、分类分级协调、问题跟踪督导等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困难,助力项目投产达效,兴华芯半导体光罩项目仅12个月实现从开工到首张样片产出。
03集聚要素,打好项目保障“组合拳”
全力争取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要素支持,兑现惠企政策资金,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有序推进征地拆迁,7个项目列入2024年省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可争取土地指标935.8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实施“全周期全链条”审批创新,保备案、节能审批缩短至1个工作日。
12舟山市定海区: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定海区始终秉持“一切围绕项目转”的理念,以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主抓手,系统布局、重点发力、要素保障,全力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扩投资、优结构、增效益,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连续十个季度入选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地区。
01明确全年投资工作任务
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加快推动重大工程落地见效,进一步实现扩投资增动能稳增长,制定《定海区落实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4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确立投资工作全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分级编制“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年度计划、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和区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24年定海区共有20个重大项目纳入全省“千项万亿”工程,1-7月完成投资13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0%;97个项目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1-7月完成投资16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2.6%。
02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制定《定海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方案》,围绕项目签约、落地、立项、开工、建设、竣工、达产等全流程环节,实行“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四个阶段动态管理,以“三分”机制问题调度为切入点,构建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推进体系。择选31名“流动专员”沉浸式驻企,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整理、分办交办、销号管理等工作台账,监督问效部门执行效率,闭环解决企业疑难。拓展组团服务,设立涉企服务专家库,囊括经济、法律、环保等领域,采用“企业点单、专员派单、专家上门”模式,提升服务质效。累计助企解决发展问题1200余个,以商引商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0余个。
03强化要素资源倾斜保障
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资金支持以及建设用地、能耗等指标,抓好项目常态化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37个“两重”“两新”项目列入省向国家推送名单。全面承接“8+4”经济政策,兑现政策资金6.48亿元,使用进度达72%。加强用地保障,完成供地42宗、面积3947亩,盘活处置存量闲置用地662亩。加强用能保障,新增用能指标10.14万吨标准煤,全部用于重大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