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产科技集团
官方公众号

招商洞察
招商热点精准洞察

慧立方
聚智慧、立产业、兴地方

营商环境大比拼:31省2025企业服务改革竞速赛开启

发布时间:2025-02-27 14:31 标签: 十四五规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各地2025年重点工作基本明确。通过梳理发现,各地都将做好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各地聚焦企业服务不同方向计划开展哪些创新举措:

一、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一)北京: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任务,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成效。完善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加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三送”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困难诉求,优化法律、商事仲裁、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山西:聚焦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强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和入企服务。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服务型执法。深化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完善企业安静期制度。建立民营经济“1+N”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创设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营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解决困难的发展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预期,提振投资创业信心。

(三)上海: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简化涉企检查,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市区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行“两库两单”和检查计划备案制度,实现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

(四)浙江: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2条政策,推动“3个70%”、“7个不准”等举措精准落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统筹推进若干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综合查一次”等探索实践,避免多头、重复和过度检查。

(五)山东: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上下功夫、求实效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动修订《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擦亮“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建设“鲁执法”平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落实“五个严禁”“八个不得”,集中整治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六)重庆:聚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开展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二、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辽宁:强化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改革攻坚

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上线 “高效办成一件事” 21 项,推进 “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 成为常态。

(二)上海: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行动。

(三)江苏:积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深化提升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推行基层数据“一张表”。

(四)浙江: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健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推动企业报表“最多报一次”。

(五)海南: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搭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服务门户。深化“极简审批”综合许可、便民简证等改革。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新上线32个服务事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展政府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攻坚、冲刺一流营商环境、解决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三年攻坚等行动,推动重点市县、重点园区营商环境率先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六)重庆:持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加快推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政策服务“一键即达”、诉求问题“一线应答”。

(七)四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建设全省一体化数据平台、省社会信用平台,打通各领域公共数据信息,完善自然人、企业法人“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政务办事高效便捷、贷款融资降本提速、监管服务优化提质。

(八)贵州:大力开展新一轮产业大招商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模式,拓展“企业之家”服务内涵,提升“贵人服务”品牌。升级迭代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

(九)青海: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构建“四横四纵两端”网络体系,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应用,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助推数字青海建设,从拼优惠政策转向优化营商环境,从追求“政策洼地”变成打造“改革高地”。


三、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一)北京: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制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优化招商引资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二)天津: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

(三)上海:聚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基础研究、市场一体化、区域物流、生态环保、政务服务等重点合作事项,实施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提升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平台能级,强化跨区域协同发展。

(四)河南:更大力度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纠正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妨碍要素平等获取等不公平做法,破除隐性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五)广东: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打造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先行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创新招标投标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整合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信用广东建设,健全信用奖惩、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六)广西:推动改革攻坚突破,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深入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加强园区考核评价。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强化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

(七)重庆:聚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探索建立区域市场一体化评价机制,促进川渝市场准入和行政执法“异地同标”,迭代升级招商引资工作体系。

(八)29青海: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健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规则。


四、深化免申即享改革,推动政策红利惠抵企业

(一)河北: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深化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再推出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

(二)上海: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优化惠企政策,进一步完善从制定实施、发布解读到申报兑现、评估修订的政策全流程服务,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三)浙江:发挥政策引导保障支撑作用,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完善协同联动的政策落实机制。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自上而下、双向打通的重大项目谋划机制,健全分类分层分级协调、要素靠前协同保障、财力统筹等工作机制,运用好数字化手段重塑政策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直达快享、精准落地。

(四)山东: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上下功夫、求实效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升级“爱山东”“鲁惠通”平台,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五)重庆:聚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增强惠企强企政策实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民营经济信贷投放,支持民营企业技改创新、开拓市场、降本增效,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五、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一)吉林: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消费品保障能力。创造性挖掘释放资源优势,降低要素成本,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上海: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减轻企业负担,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三)重庆:聚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推动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和要素成本。

(四)四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落实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更大力度降低融资、物流、用地、用能等生产经营成本。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作用,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搭建数字化小微企业融资平台。鼓励发放信用贷款,加大续贷支持力度,减轻企业抵押担保和资金周转压力。

(五)宁夏:突出解难题办实事机制,奋力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

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等活动,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六)青岛:在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上聚力攻坚求实效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政策,扩大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规模,促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高质量发展。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


六、建立清欠账款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底线

(一)河北: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着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添活力,以政府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辽宁:强化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改革攻坚

深化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建立防止拖欠长效机制。

(三)浙江: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继续发挥政府和国企带头清欠作用,强化执法监督和失信惩戒,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

(四)江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

落实防范化解经济和金融领域重大风险“1+7”工作方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9”实施方案,用好债务风险监测机制,持续压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新增高风险银行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五)重庆:抓安全防风险保稳定,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效

全力打好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完成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目标任务,高风险金融机构动态清零,金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成本下降。